本月起,如果患者接收诊疗的项目费用超过千元,医院须事先告诉,并签订知情批准书以确保患者对医疗信息的知情权。《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本月正式实行,进一步强调了患者的知情权。
重症监护费用须告诉患者
日前,北京市卫生局转发了卫生部的《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措施(试行)》,该措施从本月起正式施行。《措施》中规定,为保证患者的知情权,“高值”(千元以上)收费的诊疗项目应事先告诉患者。
除千元以上收费项目外,医疗单位须颁布的信息还包含患者接收的重症监护、介入诊疗等项目费用。医保患者就医时,所用的自费比例高的药品、诊疗项目也要事先告诉患者。
常用药品价格须向患者公示
同时,医疗服务中患者应用的药品、血液及其制品、医用耗材和接收医疗服务的名称、数量、单价、金额及医疗总费用等情况,要以供给查询服务或供给费用清单的情势告诉患者。当患者主动询问药价等相干信息时,医疗机构有任务如实告诉。
从事疾病诊断、治疗和采供血等运动的医疗卫生服务单位还须向患者颁布执业允许证、人员执业注册基础情况和身份标识、经批准开展的诊疗科目、常用药品和重要医用耗材的价格及其在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中的报销比例等。
《措施》中还规定,国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书面情势向医疗卫生服务单位申请获取医疗相干信息。收到信息获取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医疗卫生服务单位应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须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须事先告诉的医疗服务
1 患者接收的重症监护(ICU)、介入诊疗、手术治疗、血液净化、器官移植、人工关节置换、高值(千元以上)费用项目等诊疗服务及其收费标准。
2 患者接收的超声、造影、电子盘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巧(CT)、磁共振成像(MRI)等重要帮助检查项目及其收费标准。
3 医保患者应用的自费比例较高的药品和诊疗项目。(记者魏铭言)
- 相干消息
本月起严打非法售药
本报讯 (记者魏铭言)自本月起至今年12月,北京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将在全市范畴内联手打击医疗机构周边非法收售药品、药品包装等制假售假行动。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私自销售药品的违法违规行动移交人力社保部门处理,并予以曝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