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洁无计可施的外婆之所以会去“营养早餐”店,就肇始于一位社区老人的推荐,“他告诉外婆,自己的慢性病就因为吃了店里的产品治好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被那家店雇佣的!”心洁说。
除此之外,一些商家还会在社区里搜集老人的详细材料,哪些老人有钱,哪些老人子女不在身边,他们便成了商家的重点目标,店里“老师”会经常上门访问,陪老人聊天,检查健康状态,直到实现让老人花费的目标。
媒体推波助澜
“通过各种不良手段,从老人身上渔利的现象一直都有。但近几年来,无论从方法、范围、复杂程度等方面,都是以往所不能比的。”央视一位长期从事产品德量调查的记者向《中国消息周刊》表现。
该记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老人本身状态(包含老人数量、居住环境、心理状态等)产生变更,不良商家对老人的虎视眈眈愈趋猖狂外,社会上很多力量也在不经意间“助纣为虐”,把老人推向危险边沿,“尤其是广播、电视等媒体,难辞其咎”。
据他介绍,其所在栏目对老年人所做调查显示,老年人对产品的获知道路有相当大的比例是通过电视、广播获得,并愿意听信其宣传后果。
“在某种程度上,这与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认知习惯有关。在他们的成长背景中,媒体一度充当政府的代言者,是具有公信力的传播机构。但现在市场环境下的媒体鱼龙混杂,节目内容起源复杂,老人在匆匆促之间,难以扭转自己对媒体的认知,从而轻信那些虚伪夸张的宣传内容。”他说。
北京的刘志勇对此深有感想,“像我父母这辈人,退休之后生活本来就不丰富,走出房门面对的全是各种各样的‘老师’‘志愿者’,防不胜防。回到家里,老人的娱乐无外乎看电视听广播。但只要打开电视,就能看见各种各样的电视购物节目。我妈还就信这些,你说能不接二连三上当吗?”
从2009年秋季开端,广电总局曾接连发布禁令,打击虚伪电视购物广告,在那之后,保健品等电视购物开端收敛。但2010年初,一些处所频道在其所制作的“养生”类节目中,爆炒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在博得大批收视率的同时,所请“专家”“学者”也走红一时,咨询费暴涨。与此同时,养生类产品开端转战广播平台,众多老年人仅仅在收听广播里的“专家”讲座后,就甘心掏出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购置“专家”推荐的产品。
家住北京惠新西街的郑女士今年50岁,工薪阶层的她第一次来精正福源堂,便购置了1400余元的“精正方剂”。她对《中国消息周刊》记者说,她在广播上听“岳奇峰老师”的讲座已经两个月,“每次岳老师一讲完课,就有很多老年人打进热线电话,一听就很真实,确定不是托儿。”正是在“热线”中,“岳老师”向咨询者推荐“精正方剂”。
李秀兰们都是“岳奇峰老师”的听众,还有听到广播后从河北等地赶过来的购置者。而店里的“老师”也一再对老人强调,必定要保持收听“岳老师”的讲座,最近可能有优惠运动,消息将在讲座中发布。
在《中国消息周刊》记者采访过程中发明,精正福源堂的“岳奇峰”算是一个神秘人物。在店内明显地位,挂着多幅锦旗,称“岳奇峰”为“中华第一易医”“赛华佗”。据说他是精正福源堂“内外兼修法”“八卦点穴术”等一系列养生理论的开创人。但迄今为止,人们似乎只在广播里听过他的声音。《中国消息周刊》记者想通过精正福源堂的工作人员接洽到“岳奇峰老师”,得到的答复是,“我们都没见过岳老师”。
而在河南等省的广播里,精正福源堂的主讲人换成了“清代四大名医” 的后人李佩钧(音)。据精正福源堂工作人员流露,这位“李老师”是“岳奇峰”师妹。“李老师”嗓音响亮动人,同样吸引了大批老年“粉丝”。
据记者懂得,类似的“养生”节目在各地广播节目里不一而足。每个“专家”讲座之后,都会有一些老人打进热线,诉说受益状态,节目制作套路极为类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