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售价还是93.5元的药品,如今价格进步至170元;去年售价1082元,如今售价1580元……就在各地纷纷开端新一轮的药品招标采购期间,记者发明,一些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开端悄然涨价。
从记者目前控制的材料看,已经有30多个品种的药,价格呈现了幅度不一的上涨。而从这些药品的涨价机会来看,大多数集中在新版国家医保目录颁布前后。
是什么原因使得进入医保目录中的药品涨价?这样的价格上涨是否意味着药品定价机制中存在漏洞?
医保目录颁布前后药企纷纷涨价
2009年11月的最后一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新版《国家基础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与2004年版的目录相比,新版目录增加了260个药品。
对药品生产企业来说,这个被简称为医保目录的文件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企业的发展,是企业扩大市场的金字招牌,因为如果进入医保目录,就意味着企业的产品将获得大批、稳固的订单,也意味着企业的成本将摊薄,价格有了降落的空间。
有意思的是,就在新版国家医保目录颁布前4天,深圳一家药业有限公司在山东省物价局进行了调价备案,将其生产的20mg单位的阿柔比星冻干粉针剂价格调剂为每支121元,按照物价局的文件,这个新价格就在11月30日起开端履行。在此之前,这个产品的价格为113元。
11月30日,国家医保目录颁布,20mg的阿柔比星冻干粉针剂名列其中。
比阿柔比星早5天履行新价格的,还有一个新进全国医保目录的药品。按照辽价发(2009)111号文件,一家当地公司生产的名为榄香烯口服乳的药品,在11月25日进步了价格。
榄香烯是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药品,上述公司生产的榄香烯口服乳在2002年9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前,榄香烯口服乳进入了辽宁省医保目录。
从文件上看,一支20ml∶200mg的榄香烯口服乳新价格为170元,而在提价前,同样规格的榄香烯口服乳价格仅为每支93.5元。也就是说,在全国医保目录颁布前5天,这个即将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价格上涨了82%。
另一家公司生产经营的麻醉药“地氟烷”也是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其240ml装的品种,每瓶价格从1082元进步到了1580元,涨幅达到46%。
更有甚者,一种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仿造药,不仅价格上涨,上涨后的价格甚至超过了原研药。
一家公司生产的白眉蛇毒凝酶几乎全线上涨,其不同规格的产品涨幅均在20%左右。蛇毒凝酶是一种用于凝血的药品,这家公司的产品仿造的是一种瑞士进口药品,二者所用的蛇种不同。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是注射类药品,所用蛇种不同,理论上应当按新药进行审批,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的临床来检验。上述仿造药当年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的时候,是按照仿造药进行申请的。
据悉,1989年,上述瑞士原研药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上述仿造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市场。但从目前的价格看,1个单位瑞士原研药价格为51.6元,而同样规格的上述仿造药则为65.8元。仿造药比原研药高出了14.2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