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荣华:十大政策凸显《人才计划》新亮点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计划纲领(2010-2020年)》解读之八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谭浩、赵超)人才发展投入不足、创新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城乡和区域人才散布不合理……毕竟有没有什么好的措施和政策可以破解我国人才发展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近日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计划纲领(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计划》)给出了明白的答案。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沈荣华在读完《人才计划》之后,对着眼未来而提出的增进人才发展十大政策的新亮点记忆犹新。“《人才计划》考虑到当前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提出了十大政策,力求以政策突破来解决好这些问题,并渐次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这部《人才计划》中,单列了关于增进人才发展的重大政策部分,按照设计政策要注意导向性的请求,提出实行增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领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难边远地区流动政策,人才创业扶持政策,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推动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巧人才合理流动政策,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增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政策特别突出了针对性和导向性。”沈荣华说,例如,针对当前人才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提出实行增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针对我国创新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出实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针对城乡、区域人才散布不合理的问题,提出实行领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难边远地区流动政策……
尤其让沈荣华印象深入的是,在如何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凑集、怎样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方面,《人才计划》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明白了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基础方向和措施,对于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产学研合作联盟和科技创新平台最重要的功效就是突出人才培养的任务导向。”沈荣华说,国家项目对这些产学研合作联盟和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和评价要充分体现这一功效请求。不仅如此,《人才计划》还就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在创新实践中集聚和培养一流人才、履行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等方面提出了积极看法。
“实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代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人才计划》提出在产学研联合上制定的这些举动的提出不仅正是机会,而且恰到利益。”沈荣华说。
在沈荣华的一番解读中,记者也感受到实行领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难边远地区流动政策具有的重大意义。沈荣华举例说,为了进一步打消政策障碍,增进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难边远地区流动,《人才计划》提出,对到农村基层和艰难边远地区的各类人才,履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农村基层和艰难边远地区等。
“这些政策为鼓励和支撑各类人才到农村基层和艰难边远地区自主创业和机动就业,发明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沈荣华说,这是加强农村基层和艰难边远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剂、增进城乡和区域人才和谐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
纵览《人才计划》十大政策部分不难发明,这些政策涉及人才培养、吸引和应用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人才发展政策系统,有许多重要的本质性突破。
沈荣华认为,这些重大政策的制定实行,对于解决当前人才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为人才发展和施展作用发明良好政策环境、以政策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