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4日,波兰甲级联赛球队华沙莱吉亚官方发布中国球员董方卓离队。董方卓今年2月才加盟华沙,仅半年就遭到清洗。
在球迷眼中,董方卓们是在欧洲踢球挣着欧元和英镑的“留洋球员”;在足协看来,他们是必须挑起中国足球大梁的“海归”。而事实却是,除了当年在南斯拉夫和日本风光过的贾秀全,即便是和郑智这样的中国足球“一哥”,在国外踢球的时候,也是每人一把辛酸泪。在欧洲足球的光环之下,没有人注意到,这些来自中国、寄托着无数中国球迷期望的球员,能够充当的只是跑跑龙套这样的“鸡肋”角色。
A 董方卓折射留洋球员悲剧
这一天,董方卓应当已经做好筹备,华沙莱吉亚已经表达了球队的最后态度:不会对董方卓应用合同上附带的优先续约权。华沙官方网对于董方卓离队的缘由描写得相当简略:“董方卓在今年的2月23日加盟球队,是在球队西班牙和塞浦路斯训练营时选中的外援,但上赛季只为一线队出场4次。本赛季新主帅斯科扎决定带他参加法国训练营以作最后决定,但曼联前锋的表现最终没能让新主帅动心。”
本赛季虽然莱吉亚走了上赛季的两名本土主力前锋格里热拉克和米切尔,但随后引进的来自巴西弗拉门戈的22岁前锋梅泽尼亚迅速盘踞了主力,眼看上赛季重伤的球队头号射手钦亚马已经恢复训练开端比赛,董方卓在中锋地位上已经沦落到第3选择。正是基于此,球队决定不再与董方卓续约,而小董继几年前曼联的失败后,第二次留洋生活保持了仅仅半年就宣布终结。
董方卓曾经以“天才少年”的称号被当做中国足球的盼望之星。2004年1月,年仅19岁的董芳卓,以中国球员创纪录的350万英镑的身价,转会至英超曼联,成为加盟欧洲豪门球队的第一人。然而,董芳卓达到的这个顶峰,正是中国留洋球员进入下滑通道的开端。这个阶段,中国留洋球员依然保持着必定的数量,但是他们的生存环境越发艰巨。商毅在西乙,李国旭在博卡,盖阳在马赛,虽然都顶着“第一人”的称号,但却很难获得出场比赛机会。尤其是董芳卓,尽管曼联主帅弗格森一直比较观赏他,却依然转变不了他在队中第六甚至第七前锋的地位,寥寥几场比赛之后,他在2008年回归大连实德。
有过之前的教训,中国球员不再把眼光只瞄准欧洲五大联赛。2005年,曲圣卿租借至澳超阿德莱德联,石俊则去了瑞超的伯尔尼青年人。第二年,张玉宁签约澳超联赛昆士兰怒吼,郑智以先租后转的情势加盟英超查尔顿,租借费10万欧元。孙祥被租借至荷甲埃因霍温,并且随队获得了当年荷甲联赛冠军,并且有过欧洲冠军联赛的出场记录。但这些同样是好景不长。
现如今,昔日的“玉面杀手”张玉宁沦落到退役,孙祥和郑智都已回归国内联赛,后者甚至混迹于中甲 ,还不时遭到各方非议。董方卓也被清洗了,还在欧洲联赛效率的只剩下德甲的蒿俊闵和德乙的邵佳一。其他球员,大多在韩国联赛栖身,其中混得最好的当然是李玮峰。
B 海外球员有过黄金时代
中国球员的留正式洋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7年2月6日,谢育新加盟荷兰兹瓦鲁市PEC82足球俱乐部,成为中国足球运发动转会国外球队的第一人。1988年,贾秀全和柳海光以公派留学的方法,加盟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游击队,贾秀全还参加了当年欧洲联盟杯的两场比赛。
1994年,中国足球进行职业化改革,杨晨成为走出国门的第一人,于1998年加盟德甲的法兰克福,并且在当年的德甲联赛中攻入8球。同年,范志毅和孙继海转会英甲的水晶宫,李金羽则被租借到了法甲的南锡。加上2000年去了德乙的谢晖和黎兵,以及登陆意甲佩鲁贾的马明宇,中国的留洋球员,在欧洲可谓是遍地开花。
而中国球员留洋最鼎盛的时代,是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由于中国队史无前例地打进了世界杯决赛阶段,身价不高的中国球员,自然成了那些想要撬开中国市场的欧洲俱乐部的首选。2002年,孙继海以200万英镑的价格,从大连实德转会至英超曼城;7月份,通过“科健模式”的运作,李铁和李玮峰加盟英超埃弗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