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4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马邦杰
南非世界杯盛宴渐入佳境之时,中国足球正在大门外踯躅沉思。近日,一班中国足坛重量级人物聚会杭州西子湖畔,言辞交锋、思想碰撞之间,他们在探究两个问题:足球是什么?为什么?
“中国足球过去走了很多弯路,背负了太多不该背负的东西,我们必需要重新认识足球了,”昔日“亚洲第一前锋”说。
成都足协主席辜建明表达了同样的见解:“我们过去对足球的认识是错误的,足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只有先发展公益足球,才可能有功利足球。中国足球如果认识不到这点,一切都是空谈。”
这是中国足协组织的关于中国足球未来前途的严正探讨。这次探讨的背后有、徐弢、成耀东等前职业球员的感悟,有栖身崇明岛十年之久的徐根宝的思考,有年维泗、容志行等足球长辈的探究,有薛立、辜建明等足协官员的反思。也有来自英国和法国的草根足球专家带来的新鲜思想。
大家的思考探讨最后都清楚地指向了一点:快活足球。“快活”是足球的本质,这个论调几年前还被批评得体无完肤,现在终于得到了中国足坛的一致认可。
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人们踢球就是为了快活,这是一个简略的、不证自明的道理。否则,我们为什么要来踢球?
然而,当米卢世纪之交到中国执教时,他惊讶地发明中国球员都背着一个沉重的思想累赘,中国足球的思想意识仍然处于蒙昧的黑暗阶段。他把“快活足球”的理念引进到了中国。他卸下了中国球员沉重的思想累赘,并带领他们首次打进了世界杯决赛圈。于是,米卢被捧上了神坛,他的“快活足球”一时被奉为中国足球的圭臬。
然而,中国队在世界杯上的惨败让中国足球脸面扫地,很多人恼怒了。米卢不久之前还无比光辉的形象被踩踏在了脚下,“快活足球”被迅速丢进了垃圾桶。
这让人感到难以理喻,然而却是中国足球不久之前产生的历史事实。其中,有很多东西被扭曲了。
来自英国的草根足球专家罗文•西蒙斯在中国已经生活了20多年。中国足球的种种怪状让他困惑。他说:“现代足球被我们英国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并与当地文化迅速联姻,产生了积极的化学反应。唯独中国事个例外。”
他对中国足球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写了一本书来表明他的“目睹20年中国足球之怪现状”。他说:“足球发源于中国,我们现在提倡的足球的内在价值,你们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他们的思想都被扔掉了。”
罗文过去十多年来一直在中国发展草根足球,传播“大众足球”的思想。直到最近,他的理念才慢慢被中国足球接收。他说:“中国足球不要再有那么多想法了,足球很简略,就是要大家都快活地踢球,这样球星就会出现出来,一切是个自然的过程。”
罗文所说的正是辜建明“先公益后功利”的理念。这位成都足协主席说:“我们中国足球的一些领导过去打着‘举国体制’的旗帜大搞政绩足球和功利足球,全是为了一己之利的短期行动。足球是个大众体育项目,需要大众的参与,这是足球的本质。如果我们不转变观念,还像过去那样胡乱折腾下去,永远没有前途。”
足球是什么?为什么?这是两个很简略的问题。足球是个大众游戏,踢球强健了人们的身材和精力,看球愉悦了人们的心理和灵魂。足球是个人性的运动,服务于芸芸众生的福祉。
这是足球的规律,或言是它的独立的顽强个性,容不得半点误导和扭曲。
这就是答案。
中国足球的失败是基本观念的失败。这是不久前在杭州举办的校园足球论坛得出的结论。
论坛结束时,“中国足球教父”年维泗不禁唏嘘感叹。这位白发苍苍的前中国足协主席突然发明自己在这次足球大讨论中“受到了教导”,突然发明自己代表的一些传统观念被颠覆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