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议(2)
时间:2010-08-23 15:08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活泼万端的酒神精神,长期浸透在历史文化的长河里,无处不在、无由而生。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使古老中国的艺术家们解脱束缚获得了无限的艺术创造力,成为艺术创作的动力源泉,自然是不能与花着别家的钱,谋着自家的利的“酒神一族”们相提并论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天下第一“醉鬼”的刘伶在《酒德颂》中纵然坦言:“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肤,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的酒神境界还有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所描绘的李白形象“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酒的作用下,更有忘形的就莫过于郑板桥了。当时,他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拿狗肉与美酒做饵,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取字画者往往能够如愿以偿。其实,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看来,酒神的神,还真个是神乎其神的神呀!与情不合的,与理偶合;与理不合的,与情偶合。只是吃喝人家且又肆无忌惮的,却是与情与理与法都不合的。无奈酒神精神的自由空间太过泛泛,使得那些断识机巧,游刃纲常而能心怀不乱之辈,进退间获得了很大的空间。
传说发明酒的人叫杜康,他当长工时,有一次把所带的高粱饭放在树洞中,时间久了,发酵成了酒。不过开始叫“久”,不叫酒,顾名思义这是一种需要时间的产物。我想这该不会是酒文化的又一重内涵吧?凡事只有历久才能弥香,或者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出现不恒常的结果也是在所难免。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不也让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世间有些道理很不恒常吗? 相关阅读
上一篇:减肥
下一篇:诗歌的格律及其他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