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文化,各种文化从古至今交相辉映、灿若繁星。从古老的农耕文明时期,智慧的人类祖先便从粮食发酵的过程中提取出一种浓烈的饮品,这便是酒。它带给了人们劳作之后的愉悦和感官刺激,人们便对它推崇尤加,在千百年的进化和改良过程中,酒的品质被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与之相关的一种文化,那就是酒文化。大到国家的礼仪、祭祀和庆典,小到百姓的婚丧嫁娶和节日的喜庆。如今更是渗透到了只要有交往的地方,便不会没有酒,一个大的没有边沿的文化圈子,几乎囊括了人们的所有行为。酒的文化虽然没有像其它大的文化思潮去推动过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但它以强大的润滑作用促进着人类历史的繁衍生息、相生相克却是不容磨灭的。
酒乃天地间尤物,虽也进了肚腹,却不能充饥,不能解渴,只作用于人的心神。心神经酒一滋润、一刺激,便会产生了莫名奇妙的变化,莫可名状的诡谲,向外表现的言和行,便不同寻常了。因此,人世间有了酒,人类的生活便丰富多彩了,人类的历史也斑斓多彩了,茫茫尘寰便增添了许多有趣的风景,短短人生也增添了许多悠长的滋味。假如我们的老祖宗没能从腐烂的野果和放久了的剩饭的酸香味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酿酒技术。那么,中国历史将会枯燥许多,历朝历代的社会生活也将会寡淡许多,我们回顾往昔的时候,也许少了许多兴味。历史是条长河,河中有了酒,河水便奔流得更浪漫、更生动,翻腾起的浪花纵使逾越千年也能使人感到精彩。上至宫廷,下至市井,高贵者,卑贱者,都喝酒。金銮殿里天子赐宴,三家村里老翁对酌,虽档次有别,气派迥异,但把琼浆玉液和村酿旧醪喝下肚子的感受,大抵是一致的。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譬如酒神精神的象征。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庄子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他高唱着绝对自由之歌,宁愿做自由的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首阔步的千里马。他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以及荣辱。这一点,倒是我想起了深夜里醉卧街心的不归人,一直以为这是一种很下作的行为。但闻庄周之志,难道醉卧街心者,也是宁做乌龟不做骏马的绝对自由者吗?我看未必。酒对人们精神世界造成的麻痹和刺激,除了让人忘乎所以的自大一把外,还能带来诸多不快的事情。大凡醉酒态,我归纳其有三类。一者属上乘喝者,酒多之后,沉醉不醒,被朋友同事架送回家,弄得家里狼藉一片,大睡自醒后,直呼后悔;二者属中乘喝者,渐入佳境后开始忘乎所以,平常很谨慎的人此刻老天爷最大他老二,逮谁与谁都有说不完的话,实在找不到说话对象的,就一个劲儿打电话,翻着电话本熟悉不熟悉,全然没有了分寸,到了次日这些行为还会有些印象,再与他人一起回顾起来,急呼该死!然后再花大把时间去自悔去道歉;三者就是下承喝者了,深夜醉卧街心的大概应属此类范畴,更有甚者大哭大闹,寻衅滋事闹出严重后果的都有。以上云云,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这是有违酒神精神中自由之道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在不涉及或不影响他人的范围里享受这种自由的忘我境界是无可厚非的,只是不要伤了自家身体最好。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近年来饮酒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的男女饮酒率分别为84.1%和29.3%,其中16.1%的男性和2.5%的女性为每日饮酒。喝酒之风,古已有之,于今为烈。特别是这些百分比中还存在着用公款吃喝的现象,他们巧妙地运用中国酒文化原理,极有技巧的或拉拢、或奉承、或请托、或攀援,总之花着别家的钱,谋着自家的利。这是中国酒文化中的一个潜规则,挥之不去,斩之不易。一桌饭吃下一头牛,到头来还嫌牛太瘦,下次一定拣头肥的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大凡嗜酒者都是不大在乎酒钱的,如上述公款吃喝者,所使之钱本就于己血汗无关,君不闻“崽卖爷田不心疼”之古理乎?
相关阅读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