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点:如果说那个年代是苦难辉煌,那么您认为那段历史对今天的意义或者说养分是什么?
金一南:我不同意现在对待中国革命的某些思潮,一种是“去掉悲情意识”,还有一种是“告别革命”。历史不是包袱,而是财富。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看的写的都是过去,实际上满脑子都是现在的问题。我在想我们今天的精神危机、信仰危机。有人曾问过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仰,你的书适合哪个层面的信仰?我回答说,你说的那个不是信仰,是追求。信仰分年代吗?信仰分时段吗?真正的信仰是不被眼前的东西所困扰、所迷惑、所改变的。今天的物质建设确实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一个民族真正的崛起,绝不单单是物质,还有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精神家园。历史上,我们就因为没有这个,被人制约得一塌糊涂,几千个外国入侵者就可以长驱直入,没怎么打仗,我们就得割地赔款。所以孙中山讲,“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靠忍耐忍出一个优秀民族,历史上从无先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斗争获得的胜利,一扫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萎靡之气,带来全民族的精神洗礼。我写《苦难辉煌》,写那个时代,最终的目的就是写那代人的真正信仰。也是向当代发问:今天,还有没有这样一种东西是蓝领和白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都共同相信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东西,中华民族的未来依然可能是一盘散沙。
本报记者 尤莼洁 实习生 董雅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