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世界看见-民族手工艺寻访尼西黑陶

时间:2010-08-09 16:2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朱哲琴静静地看着扎西培楚的手在陶泥上灵活腾挪,淡红色的陶泥逐渐显出酥油茶罐的样子。扎西的羞涩拘束在手指碰到陶泥时便消散不见,他的眼神温柔放松,活干得有条不紊。他的侄子当珍批初要他像往常一样唱首藏歌时,他的忸怩又显出来,“你们人多,不好意思唱。”朱哲琴随口哼出一个“经歌”(有吟唱的念经音)的调子,扎西抬头看了眼朱哲琴,随即附和着一起唱起来。他的手指越发轻盈,拿着木条锤泥和上了歌的节奏。

  这是“世界看见,少数民族手工艺寻访之旅”的第二站香格里拉尼西。车子从香格里拉西北方向开往尼西汤堆村,正好碰上香格里拉到德钦修路,一路限行,往常半个小时的路要走两个多钟头。汤堆村的山上有三处储量丰富的陶土,村里分为4个村民小组,靠山吃山,147户人家有89户烧制黑陶。据当地的考古发掘考证,尼西黑陶的烧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尼西黑陶在藏区素来著名,传统造型有火锅、酥油茶罐、茶壶、火塘等,它们造型古朴,是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器皿。汤堆村地少人多,村里人因为有了这项祖传的手艺,最艰苦的时候用黑陶换酥油茶、青稞,也能勉强度日。香格里拉旅游发展之后,汤堆村借着离香格里拉近的优势,有七八年的时间,每天村里都招待两三百个游客。

  如今,63岁的孙诺七林是村内行艺最高的老人。他从11岁开端学手艺,现在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确认的黑陶工艺大师。他告诉我们,黑陶技巧易学难精,聪慧人学一两年就可以出师,要做到“好”却很难,好多感到他也是做很多年后突然才干抓住。孙诺七林比当珍批初的父亲格玛定主大一岁,两人是师兄弟,技艺是村里最好的。孙诺学艺时,全部村庄只不过有五六个老人家还会做陶,现在人们发明了黑陶的价值,村里会做陶的人达到历史性的最大值,对此孙诺倒很高兴。按汤堆村的规矩,每个人都能学做黑陶,打声召唤就可以,所以按这个道理,现在村里能做黑陶的都是孙诺七林和格玛定主的徒弟。“七十年代以后徒弟最多。”

  孙诺七林家里三代人中有5个学会了黑陶手艺,他的大儿子和当珍批初是年轻一代中手艺最好的,两个年轻人也累赘起村里黑陶手艺传承。当珍块40岁了,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他出门开过车、打过工,慢慢感到做黑陶是个好前途,也就做进去。他头脑活络,感到能靠黑陶走出一条新路。但黑陶多年以来价值不高,本来学了黑陶的人也渐渐感到外出打工更合算,学陶的人越来越少。能把黑陶做好的人难找。为了把黑陶传下去,他自己掏腰包给那些愿意学习黑陶的村里人每月200元补贴。

  寻访团队的成员之一、台湾青庭的设计总监石大宇观看了全部黑陶生产步骤,与当珍批初和扎西培楚进行了过细的工艺交换。他为古朴的黑陶工艺陶醉,但也提出很多问题,比如黑陶制作中一直解决不了的硬度和陶土的成分问题。

  世界看见,少数民族手工艺寻访之旅预告

  第三站:西藏尼木藏纸、藏香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字之争,说穿了是国家软实力之争
    下一篇:《挟尸要价》照片获2010全国摄影艺术奖引争议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