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婆的儿媳为人苛刻。在家里王婆婆时常遭到儿媳的白眼和唠叨,但王婆婆心地宽厚,从未计较过这些,她反而对儿媳的那么一点点优点逢人就夸。久而久之,儿媳从街坊四邻嘴里知道婆婆一直包容着她的缺点,而在放大着她的优点。她很感动,于是她一改苛薄的习性,后来跟婆婆相处得很好。
有句活说得好: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有人说:“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利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同围的人相处。”难道不是这样吗?处在一个友爱、和谐的人文环境中,当你有困难时,会得到人们真诚的帮助。解决了你的困难,你的心灵上有一种释负的轻松感;当别人有困难你挺身而出时,帮助了别人,你会分享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而这一切的乐趣难道不是你同周围人和睦相处的结果吗?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前提就是善待他人。许多生活的事例和体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怎样对待别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怎样对待自己。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孟子曾说过:“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生活中也常是这样,对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就是支持和帮助自己。
蔺相如善待廉颇,“引车避匿”,结果廉颇“负荆请罪”,以诚相待;信陵君善待侯嬴,尽管侯嬴态度傲慢,然其“色愈恭,礼愈至”,从而侯嬴为其出谋划策,最后“北乡自刭”,以死相报;张良善待黄公,三拾其履,黄公以《太公兵法》相赠,张良因此用兵如神,闻名天下……
善待他人,好人会有好报。
有一个人在拥挤的车潮中开车缓缓前进,在等红灯的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敲着车窗问他要不要买花。他刚递出去五块钱绿灯就亮了,后面的人猛按喇叭催着。他情急之下粗暴地对问他要什么颜色的花的小男孩说:“什么颜色的都可以!你能不能快一点!”那男孩递上一束花十分礼貌地说:“对不起先生,耽误了您。但非常感谢您买了我的花。”车开了一小段,这位司机有些良心不安,他粗暴无礼的态度却得到了对方如此有礼的回应。于是他把车停在路旁,回头走向孩子表示歉意,并且给了他五元钱,要他自己挑一束花,送给喜欢的人。这个孩子笑着道谢接受了。当他回去发动车子时,车子出现了故障,动不了了。他决定找一辆车来拖动。正在思索时,一辆车迎面驶来,他大为惊讶。司机笑着对他说:“有一个小孩给了我十块钱,要我帮你,还写了一张纸条。”他打开纸条,上面写着:这代表一束花。
善待他人,既是一种做人的艺术,更是一个做人的道理。善待他人,相信能给你的人格增添一份绚丽的色彩。
乡村医生李春燕,长年行医在苗乡,助人为乐,救死扶伤,她家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馨的医院;打工青年魏青刚,在有人落水遇险之时,奋不顾身,跳入激流,三进三出;困难学生洪战煇,在家境贫寒,身轻力单的情况下,毅然挑起奉养亲人,照顾妹妹的重担;歌手丛飞,把自己的爱献给山乡的孩子……
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人,他们的精神为人们敬仰、赞美和崇尚。他们一个个走上了“感动中国”的煇煌舞台,映亮了自己的人生。在绚丽的灯光照射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身上也有另一种光彩在熠熠闪烁,那就是“善待他人”。
善待他人,既是对人的一种爱,也是对人的一种宽容。无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一个集体,一个个体,宽容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有了宽容和谦让,才有安宁与和平。
一个不懂得善待他人的人,将抱着一颗自私冷漠的心面向社会,他得到的将是孤独和寂寞;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将揣着一颗友爱宽容的心与人相处,他得到的将是温暖和接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