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是‘巧妇为难多米之炊’。”评价六月20余部影片排队上映的局面,上海联和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如此比喻。
新片密集,要在影院排片中脱颖而出,继而在票房榜上盘踞一席之地,对于多数国产片,特别是中小影片来说,除了惯例营销之外,“奇招”迭出。年轻导演李芳芳的电影处女作《80后》就发布,本月25日正式上映前,在北京、杭州、上海、深圳等地进行10天免费放映。出品方称,目前国内电影市场良莠不齐,观众常常抱怨被烂片忽悠;既然退票制不可行,就请观众“试吃”——“吃”好了,再把口碑传出去。
免费放映博眼球
“导演你没听说过,演员全部是新人,我知道,这样的电影想走出来,很难。”以“80后”成长故事为背景的电影《80后》本月下旬将在国内上映。尽管此前在多所大学的试映取得好评,但导演李芳芳对于影片上映远景的估计不敢乐观。
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场面,也非警匪、工夫等吸引眼球的题材,作为从业多年的发行界资深人士,吴鹤沪曾总结电影市场最能卖钱的题材无非“打打杀杀、谈情说爱”,《80后》显然都沾不上边。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发布会的《80后》,发布了一个颇让人吃惊的“决定”:电影上映前,将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10天免费放映。
等待试吃传口碑
对于《80后》祭出的这一“空前”的免费观影大旗,有人贴上了一个颇时兴的标签——电影与观众来一次 “试婚”。片方则说,灵感来自饭店推出新菜品的“试吃”运动——电影退票有难度,不如免费请你看。
对于这一颇有些“出格”的举动,出品方说明,因为对影片质量有充分信心,盼望借助“试吃”,观众的口碑传播为影片正式上映铺路。而导演李芳芳则表现,之所以能够如此大手笔地请观众免费看片,是因为影片已经收回成本,不仅获得了高额商业援助,海外发行权也已陆续卖出。
恐“赔了夫人又折兵”
请观众免费看电影,真能让小片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吗? 对于电影“试吃”促销,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有免费,谁还“吃”付费?免费放十天,只能说片方够慷慨。尽管《80后》出品方宣称,只要片子好,就不怕“试吃”,“吃”着好的麻烦多推荐。但这样的电影“试吃”运动,在市场上能够产生多大反应,后果仍然殊为可疑。
“‘试吃’可以,问题是,在什么处所‘吃’,在什么时段‘吃’? ”对于《80后》的免费“试吃”,一位发行界人士指出,片方盼望借助“试吃”传播口碑,但影院的排片空间有限,哪些影院、哪些时段可认为“试吃”让路?如果“试吃”场次只能安排在非热门时段的某几个工作日上午放上几场,传播口碑只能是片方的美好愿望,电影观众如今的选择太多,“免费”恐怕“赔了夫人又折兵”。(记者 施晨露)
“试吃”的行动艺术
电影多了,好电影多了吗?电影圈里,上一个热门话题是“退票”。观众“吃”完一部电影不满意,要向“厨子”求“退票”。“厨子”们的说法是,既然已经“吃”完了,怎么可能再“退货”?除非你把看电影的记忆给还回来。
“退票”不可行,电影圈又适时推出了一个新概念“试吃”——既然不要你掏钱,就不存在退票问题,直接请你免费品尝,味道好,“吃”完了还能给朋友推荐;味道不好,抹一抹嘴直接走人。
看起来“试吃”比“退票”更进一步,细想之下,“试吃”更像是电影营销的又一种新型“行动艺术”。就连“试吃”的供给者,《80后》的导演李芳芳也把“电影已经收回成本”,作为电影宣传时摆在最前面的话。言下之意,本已经收回了,票房只是锦上添花。至于所谓“试吃”,不管有多少观众真能被“免费大餐”吸引到,继而真为电影做起“免费”倾销,至少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有了“试吃”这块招牌,多少有些“雁过留痕”。但“试吃”的后果,也还是不可能突破内容王道的基础准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