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的独具个性的作风,有意识无意识地契合了这首词的精力,空灵如水,犹如月之悬空。听完后,直感到意犹未尽。而王菲作为一个歌星,其闪耀的光芒,并不能遮蔽词的光芒。在感人至深的同时,只有那诗句如流水一般,随着悦耳的声音在身材里穿越。有时候,歌者忘了、词者忘了,只有激动内敛于心。而这样的美好联合,无疑在潜移默化之中,为诗词的普及和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之用,因为现实之中不知道苏轼的大有人在,不知道《水调头歌》的随处可见,不读诗书的人也是多如鸿毛。而这种缺失,通过演唱的方法,对于这样的人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渠道。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最初都是可以谱曲吟唱的,因为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但在长期的传播中,由于战乱和其它社会原因,乐谱和舞蹈失传,才渐渐与音乐和舞蹈离开。早在古代的时候,信息传播极为艰苦,一封家书都需要漫长的等候。诗歌的传播和普及,在当时受到极大的局限性,还不能得以有效的方法传播,而通过谱曲演唱就是最好的载体,为老百姓所爱好和接收。演唱无疑是最具有通俗和传播性,至少在当时,在相当一部分群体里得到有效传播,使许多千古佳句得以传播,也为诗歌的发展起到推重作用。为人们所传唱,那时候无疑会使人感到无上的骄傲。无疑为中国诗歌艺术的穿越千年集聚着深厚的社会和精力意义。
在外国为优良的诗歌谱曲的也不在少数。以海涅为例,他的许多抒情诗,由舒曼、舒伯特、门德尔松、柴可夫斯基等各国大作曲家谱写成歌曲。其中如《罗蕾莱》、《你好像一朵鲜花》、《北方有一棵松树》、《乘着歌声的翅膀》、《我曾在梦中哭泣》等等,更是受到各国作曲家的青睐,被重复谱曲,最少的也有六七十次,最多的《你好像一朵鲜花》竟达到一百六十次以上。海涅这些精美动人的诗篇,在世界范畴内广泛传播,与音乐家的谱曲分不开。
种种可以窥见,不是所有优良的诗歌,都可以用来谱曲吟唱,但可以吟唱的必定是优良的诗歌。因为她不会抛弃人们用这种喜闻乐见的方法表达情感和交换思想。
我想风行歌曲的媚俗,和诗歌的边沿化,都是当前我们社会见对的问题,如果两者各取所长,诗歌插上音乐的翅膀,对于诗歌创作的繁荣,以及和读者的交换,无疑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一日星期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