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下午,钱文忠教授做客“全球通俱乐部名家讲堂”,与千余名南京听众共同探讨“今天为什么我们还要读《三字经》”。中国移动全球通品牌的影响,国学大师的魅力,让大行宫会堂现场座无虚席,短短的两个多小时中,掌声、笑声不断。
丑陋可以有但不该张扬
作为全球通客户,钱文忠表现,移动搭建平台,广邀各范畴名师为客户讲课,这种精力粮食比向客户返话费等物质回馈更有意义。谈及“拜金女”现象,钱文忠也很感叹。他表现,女孩选丈夫,想挑个收入高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人愿意过穷日子,中国女孩如此,外国女孩也如此,但是没有哪个国家,会在大众,场合宣传以金钱为唯一标准去择偶。“人性中有真善美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丑陋可以有,但不该拿出来展现、宣传。如果电视台为增加收视率,甚至不惜代价找演员把丑陋的一面演出来,那我们的道德底线,真的要崩塌了。”
国学被无穷制应用这很可怕
尽管近年来,民间掀起一股国学热,但钱文忠教授却对传统文化的现状表现悲观。钱文忠说,现如今,国学已经成了花费对象,很多高校开设的国学班,收费比MBA班还要高。另外,传统文化还处于被娱乐化、莫名化的状态,比如现在有处所在争潘金莲的故乡,有处所在争孙悟空的故乡,且不说潘金莲本身是小说中的虚拟人物,即使是真实存在的,从传统道德角度而言,她也不可能以万古长青的光辉形象存在,“当传统文化被当成一种工具,毫无穷制的应用,这是很可怕的。”
新锐媒体未必压缩报纸空间
钱文忠一见记者,就感叹的说自己是扬子晚报的忠诚读者,“我在上海每天必读的报纸只有扬子晚报”。钱文忠评价扬子是“晚报中办的最好的几张报纸之一,信息量大,而且很有社会义务感,服务意识强。”因为接触传媒较多,所以钱文忠对传媒业的发展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相比网络的消息来说,报纸更具公信力,当然这也意味着报纸担负了更多的舆论领导义务。他建议报纸类媒体可以加强服务和互动内容,“扬子晚报的服务意识挺强,高考的服务,做的就很好。” 本报记者 周西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