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 华老走了,讽刺不该“绝笔”
华老走了,讽刺不该“绝笔”
时间:2010-06-29 16:0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6月28日上午,华君武同志追思会在中国文联大厦举办。走进蓝色幕布映衬的会场,白发华老在照片里温和地微笑着,仿佛向前来参加追思会的人们一一打召唤。但在他的眼光下,更多的人感到紧急和担心,担心随着华老的离去,讽刺艺术也埋入“地下”。 感到华君武先生的眼光那么活泼,深圳市文联主席董小明回想道:“美协内,无论年纪长幼、职位高低,都叫他老华。后来几年,外面喊他华老的人越来越多,我张口老华,常招人侧目。有一次我跟着别人叫了声华老,他立刻朝我瞪眼,张开嘴,无声地转达一个讯息:你再这么叫,我就跟你急!” 感到华君武先生的眼光那么安详,朋友中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感到很安慰。她记得,几年前,华老的夫人先走一步,骨灰安置在万佛陵园一方小小的双穴墓碑的一边,那时候,华君武就风趣而旷达地说:“那个处所躺着很多美术家,将来是我们的"地下"美协。” 朋友与后辈发自心坎的祝福,献给这位嫉恶如仇而又童心未泯的“好老头”。 追思会上,中国传媒大学仲呈祥教授提出了“接班人”的问题,他坦言,在“巴老曹”已成为上一代人的精力偶像、“赵小李”(赵本山、小沈阳、李宇春)为这一代人供给娱乐的时候,不知道华君武等富有思想和创见的艺术家是否已凋零殆尽,讽刺艺术会否无人传承? “讽刺是为了改正。讽刺应当进行到底,讽刺漫画应当进行到底!”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主任徐鹏飞激动地表现。 年逾九旬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干学伟遗憾地对望着故交。1938年,干学伟与华君武在延安相识。他记得,华君武的漫画,一开端是墙报上画的生活琐事,随着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思考和观察的深入,他的画风变更越来越大,“笑”的力量越来越突出。“他有几幅画,我永远也忘不了,也忘不了在《东北日报》上,他持续画了100多天的反蒋漫画,为此还被特务机关列入抓捕黑名单。”“社会上的丑陋现象还有很多,看到居然有三个处所既无知又无耻,争着要成为西门庆的"故里",我就忍不住会想,这在华君武笔下画来会怎么样?必定是痛快淋漓、入木三分!” 干学伟不盼望从此以后都得“忍不住想”华君武的画。他寄盼望于后来人,“华君武不是生下来就是巨大的,后来的人完整有可能像他这样成长,成为对时代有影响的画家!”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 (本报北京6月28日专电)
相关阅读
“零帕族”毕业减压:时间和生命不该用来换钱
钱文忠谈及“拜金女”:丑陋可以有但不该张扬
上一篇:理性看待当下“国学热”:是真热还是虚火?
下一篇:新版《红楼梦》:旁白失当 细处失神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