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 “从简”掩卷 吴冠中先生家中不设灵堂
清华将于7月5日举办追思会 浙江11月举办吴冠中最大个展
一张遗照,一小束鲜花,一套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吴冠中一生》全集,摆在一个宽不足一米的桌子上,没有挽联,没有花圈——这便是绘画大家吴冠中先生辞世后两天的吴家。对于家中安排如此简略的原因,吴冠中的大儿子吴可雨昨天说明说:“(因为)父亲临走前,重复强调家中不设灵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副院长卢新华表现,吴冠中先生追思会初定在7月5日吴冠中诞辰当天举办。宗和
吴家没有挽联与花圈
昨天上午,在吴冠中位于北京方庄的一处老式居民楼家中。 一进家门,一张巨幅遗照下,一小束鲜花,一套《吴冠中一生》全集,摆在一个宽不足一米的桌子上,没有挽联,没有花圈,也无处敬香。
吴老的大儿子吴可雨说,这都是按照父亲的意思办的,摆上遗照,仅是为了方便家人和来悼念的亲友追思。
走进吴老的书房,让人难以信任眼前这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就是一代绘画大家创作的处所。两个装满画册和书籍的铁架子,以及临窗一张比课桌略大的书桌和椅子,就是书房里全部的“摆设”。据悉,一些吴老的学生获悉吴老逝世的消息后,表现要来帮忙处理后事,都被吴家人拒绝了。吴老的三个儿子全权负责了后事的处理工作,但因为后事极简,也并不繁忙。客厅显得格外安静,吴老的老伴沉默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大部分时间都低着头,只是偶尔抬头看看老伴的照片。
离世前再捐五幅作品
在香港替父亲募捐五幅作品返京的吴可雨昨天说,此前他一直都陪伴在父亲身边,而就在父亲走的周五自己不在场。走前父亲状态尚稳固,没想到突然呼吸衰竭而辞世,心情万分悲哀。父亲走得安静,弟弟乙丁陪伴父亲身边……他因受父亲之托,代父亲去香港艺术馆募捐最新作品。其中4幅为今年的新作:《休闲》、《幻影》、《梦醒》和《巢》;另一幅《朱颜未改》为2001年创作。这是吴冠中第四度捐赠画作给香港,吴冠中多年来共捐给香港艺术馆52幅画作。
据悉,这些作品将于7月23日在香港艺术馆举办的“独立风骨 吴冠中捐赠展”中亮相。吴可雨表现,虽然吴冠中的画作市场价格很高,但吴冠中最大的心愿和寻求是让大家观赏其画作,因此保持不把最出色的作品出售,而选择捐给公立博物馆。
吴冠中最大个展11月展出
吴冠中先生生前委托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馆承办《东西贯中:吴冠中艺术回想展》,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策展人钱晓鸣表现,这次展览将是吴冠中最大的个展,展出作品将超过300幅,预计在今年11月至12月展出。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去年12月底,他曾到吴先生家接收捐赠给中国美术学院的72件作品。“本来我们盼望展览能够成为献给吴先生的一份礼物,不想先生却已仙去。当此悲哀之际,我们唯有下决心将这个画展办好。”许江说。
延伸浏览:
吴冠中弟子谈老师惊人之语:有些话只有他敢说
著名画家吴冠中在世时,常常有惊人之语,如“中国要取消画院、美协”、“一百个齐白石都比不一个鲁迅”,吴老为什么说这些惊世骇俗的话?吴冠中的弟子、画家李正明接收记者采访,详解老师的苦口良言……[详细]
我负丹青 丹青负我--追忆中国当代绘画大师吴冠中
活着时便对社会给予最大的捐赠,从20世纪到今天,这样的画家只有两位:一是徐悲鸿,另一位便是吴冠中。据不完整统计,徐悲鸿直接义卖捐出去的钱款高达数亿元之巨;如今,吴冠中的作品在国内外市场频频拍出数百万美元、上千万国民币的高价,但这位居住在几十平方米小屋里的老人,却向社会捐赠了数百幅价值连城的名作……[详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