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合并,是北京市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增进区域经济文化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件大好事,也是2010年北京市为建设“世界城市”而迈出的要害一步。当前,“十二五”计划正开端启动,选择在这一新时代进行调剂,是北京市市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非常必要、非常及时,我们坚决响应,也确信必定会取得成效。
西城、宣武两区本来就是一体,原化分成东西城两块,它是解放初期基于治安管理工作考虑而划分的两个区域。随着北京市的现代发展需要,理应从实际出发重新调剂与划分。从文化保护、经济发展、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待西城、宣武两区的计划调剂,意义深远。
首先,有利于宣南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宣武区是京城肇始之地、北京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余年的建都史,为宣武区留下了大批可贵的历史遗存,也使其成为宣南文化的发祥地。法源寺、先农坛、湖广会馆、前门梨园剧场,琉璃厂…一座座标记性建筑承载着宣南丰富的文化底蕴。此次区划调剂从发展经济、保护老北京文化角度出发,有利于在更大范畴和更广区域弘扬宣南文化,让更多的人懂得宣南文化,知晓宣南风情。
其二,有利于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从两个城区经济发展对照来看,西城经济实力相对雄厚,是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大区之一,在金融街的带动下,去年西城区的财政收入为152.2亿元,而宣武区仅为46.67亿元,两区经济发展差距明显。此次合并,必将提升区域公共服务的整体性,为区域经济发展供给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三,有利于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施展区域整体优势。由于历史原因,宣武区经济发展相对落伍。由于宣武与西城两区面积都不大,所以两区整合后必将更有利于资源互通,施展各自的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从以上这三方面认识和考虑,我认为,这次北京市区域划分和调剂是大势所趋、完整有必要。 刘一达(作者系北京消息工作者协会理事、著名京味作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