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一一列举小蛮的诗歌了,爱好的人可以自己去找,我只是个领路人。但当我写到这里,小蛮启动我思想的是另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有点大,但很重要,我好像有了一点点启悟。这个问题就是:写诗干什么,读诗干什么,到底这一切有什么用,这好像就如同每个人都在心里问的那样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来与去的中间我该怎么活怎么过。
那么诗也如此,我写诗干什么,我读诗干什么,在写与读中间,我又该做些什么,我感到这是很有必要去沉思的东西。当然有人必定会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说发明美,发明美,或其他云云,都对。但我感到还不够深入,也不够简略,因为这个问题一点也不深奥,也不玄虚。
我认为,写诗和读诗的最终目标就是告诉人们怎么做人,怎么活着。
“来吧!从人落着人的城市上空来吧
为了我们憧憬的太阳
展开你流光溢彩的蝠翼
从最远的北极而来,带着寒冷的闪电
把世界重新构建
石块进入石块,雨水进入雨水,田野进入田野
熔浆碰撞大地,反重复复
灵魂最后的爆炸,最后的湖水”
——小蛮长诗《微光》
诗歌是语言的最高表达艺术,其实表达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再往上就到了“文以载道”的层面,有些文人写东西也是很爱好扯着这杆大旗呼啦啦的,但究其本质是否有这种精力则另论,而在小蛮身上就能看到,不光经常谈到生与逝世的永恒哲学话题,而是“灵魂的爆炸”,实际上就是怎么活的问题,世俗生活是现实的,平庸的,令人窒息的,大部分的人陷入其中,但心坎里始终在挣扎,欲脱离而不能,欲回避又苦楚,多少人就在世俗和幻想之间摇摆,找不到前途,这时候诗人的使命和义务就来了,真正的诗人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会不自觉的关注这些,而重复的就着这个中心吟叹,摸索,那么在这里,我的解读就是消化世俗,接收世俗,不要排挤这个东西,面对之前要接收,然后消化之,唯有真正消化了,才干从世俗这个大千意象之中沙里淘金,得到不俗的东西,说白了就是人生的诗意。诗,绝不仅仅是诗情画意,风花雪月,真正的诗都是含有人生的禅机,会给你指明一条前途,会让你看到光明,会让你感到活着美,或者逝世亡更美。说到逝世亡更美,诸位千万不要误解了,我这里是有深意的。说明白这个话题之前先说说前几天我担心小蛮的一个问题,她提到“美丽的逝世亡”,我就知道,她开端悟透了逝世亡这个话哲学命题了,她在说“美丽的逝世亡”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海子和顾城的逝世,他们那时也是到了这个“美丽的逝世亡”这个层面了,但是他们却真的就去逝世了,这阐明他们没悟透,不知逝世之真意,我本来有些担心小蛮,怕她入魔,但是一转念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小蛮是有慧根的人。那么接下来说,所谓“美丽的逝世亡”,其实很简略,就是生的过程完满了,美满了,才会不惧逝世亡,才干安然的面对逝世亡,那时的逝世亡当不是简略的逝世,而是寂灭或者涅槃,是一种道的完成,你在生的过程,找到了完满,那个时候生逝世已无界限,心下也无挂碍,逝世便没有悲伤。所以我们看到那些面对逝世去的亲人悲哀的不行,那实则是生的过程没有得到完满,有太多的愿没有完成,便逝世了,能不悲吗?不是悲哀了,其实是因为悲哀。所以如果一个人大道完满而离开我们,我们不需要为他悲哀,而应当感到高兴和欣慰,完成道的完满是件可喜可贺的事。其实诗的大道层面就暗藏在这里面,在这里扯的有点多了。
但这是因为从我的小蛮老师这里,我发明了这些东西,她始终在努力,不断的修善自己。带给了我们这些有关人生的思考,是些有真价值的东西。从她的诗里可以看出,她是个大女子,奇女子,没有将诗歌局限在情感的卿卿我我和风花雪月的吟叹之中,而是将触角不断的延伸到宇宙、人生、世界的层面,去带给别人以不断的新的启发,这是小蛮最可令人敬佩和尊重的处所。我也真正明白了,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小蛮告诉过我的她又在诗歌里泪流满面。有几次我的眼泪为之涌出,我能逼真的感受到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让她这样不能自已,绝对不是矫情,而是一种灵魂的召唤,是冥冥中的一种力量感应到了她,这时,文字只是个媒介,是完成灵魂仪式的物质外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