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咏:西门庆挺悲凉
看上去温文尔雅的侯文咏竟也读《金瓶梅》,不仅读了,还细嚼慢品,写出一本名为《没有神的存在——私房浏览<金瓶梅>》的书来,这件事最近在中国台湾引起轩然大波。昨天,侯文咏在上海大众书局接收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这位台湾畅销书作家一鸣惊人:西门庆其实也挺悲凉的。
在西门庆身上找到共鸣
已经48岁的侯文咏昨天坦言,他初读《金瓶梅》可以追溯到高中时代,且不多每隔几年就会读一次,每次感想都不同。直到几年前40多岁时再读,侯文咏竟发明自己对于人生的困惑,西门庆早在400年前就经历了。
“西门庆这样先富起来的人,不管在当时还是当下,都是成功人士。”侯文咏说:“他们吃喝玩乐、追名逐利,这些世俗的、物质的愿望,跟现在这个物质世界如此类似。”但真正触动侯文咏的是,当《金瓶梅》写到小妾生病,西门庆再肯花钱也无法拯救其生命。“本来西门庆固然是成功的,但他也是可悲的啊!”
从《金瓶梅》中,侯文咏看到了对那些“虚伪幻想和价值”的批评,而恰恰这一点让他十分感同身受。于是,以写医院题材(如《白色巨塔》、《大医院小医师》)著称的他,便写起了这本《私房浏览<金瓶梅>》。
曾担心当作家难以糊口
那么,西门庆的失败毕竟让侯文咏想到了什么?据他自己昨天说,是那些由他照顾的走向生命尽头的病人。现在咤诧文坛的侯文咏,其实是学医出生。作为台湾大学医学博士、麻醉科主治医师,侯文咏曾有4年时间承担一项为晚起癌症患者进行“疼痛把持”的工作。
4年中,侯文咏送走了500位病人。这段经历让他开端猜忌曾经笃信的价值观,认识到寻求物质、追名逐利的生活,让他与快活渐行渐远。人活着毕竟为了什么?行医而得到的物质奖赏显然已经不能让侯文咏感到幸福,而作为快活之事的写作,也因为医院的严谨,而只能遮遮蔽掩。想通了的侯文咏在36岁那年毅然辞去医院工作,开端了职业作家生活。
“其实,我也有过迟疑,曾经担心没人会买我的书。”侯文咏对本报表现,是身为牙科医生的妻子给他极大勇气,因为太太告诉侯文咏,如果没人买书,她会负责养他。好在,侯文咏及时地成为了畅销书作家,“很高兴这些年没让太太养我”。
记者 郦亮 实习生 陈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