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想反问一句:测验作文如果不限字数会有什么成果?
笔者从高考到中考判卷多年,也算有些领会。兹举一例,让大家评述。去年河北中测验卷的标题是《说墙》,有一考生写了四句话:“酒色才干四堵墙,世人皆在此中忙,有人堪破其中意,便是世上逍遥王。”这篇作文怎样评分?恐怕任何人给出任何分都会有很大争议。
我想说的是测验作文的情况及其评判,远比局外人想象得要复杂得多。
从字数而言,中考请求600字,高考请求800字。这并不意味着字数就是衡量好坏的绝对标准,更重要的是看文章首尾是否完整,是对文章的综合评价。一篇立意,结构语言都非常优良的文章,字数少了50或100,基础不会影响文章等级。事实上也没有人去数字,假如是一篇不满400字的文章,丧失的绝不是那点字数分,因为它在论述或记述上除了空洞简陋之外,不会有好的成果。
测验作文不能与一般写作相提并论。因为中学生就是中学生,而不是任何文章大家。所以尽管作者拿来《古文观止》上的许多名家和短而精的文章来加以比较,但其实并不能阐明什么问题。你知道他们在没有成名之前写过多少短而空的文章吗?
高考作文800字的规定不是自今年始,而是自77年高考恢复始就一直是这个数字。既然多年沿用,是有它的道理的。
最重要的根据中学生的实际程度。总共两个半小时时间,扣除答题时间,估计一般能写1000字左右,写太多没有时间,写太少了不容易把问题说明白,800字是留有余地。事实上中学生的文章也精练不到文章大家的程度。我们不妨作个实验,你给他一天时间,让他把自己的800字的文章压缩到400字,没有几个人能够完成。再往少处压缩就更难了。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对中学生更是如此。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测验作文的评卷特点决定的。为了公平判卷,必须确保必定的可比因素。可比因素越多,评卷就容易更公平。如果字数不加限定,不断定因素就会更多,有人拿两三句格言来,正好和标题扣合,怎么给分?包含这些年来关于诗歌进入考卷的争辩,其实都是一个问题。学生背一首诗比背一篇文章要容易得多,弄上一首朦胧诗,怎么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测验命题是个难办的事情,太难了太易了都不能比出高低。作文评卷是个更难办的事情,那么多老师要统一到同一评卷标准上来,非常因素越多,判卷就越混乱,成果反倒更不公平。
测验的中心任务就是比较学生的基础功力。基础功好的,都会按照请求来完成,相反基础功差的,就会裸露出毛病。所以,本质的问题不在于字数多少,要害在于请求相对一致。人们对测验作文还有一个认识的误区,那就是盼望考场呈现名篇或传世之作,其实这是不切实际的。不要说现在,古来那些大家名篇,有几个是考场上留下来的?
所以对于测验作文来说,评出相对合理的分数重于一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