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艺术 十二美人 》
作者:赵广超 吴靖雯
装帧设计:陆智昌
《雍正美人图》原是装裱于十二扇屏风上的绢画,绘制了或处于屋内或处于室外的十二个美人场景。每幅画近一米宽、两米高,所绘人物接近真人比例。2009年10月两岸合办“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之际,北京故宫博物院将《雍正美人图》其中六幅借展给台北方面。这批可贵的展品立即引发了人们无穷的遐想和好奇心。
十二绢画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诸位美人的身份毕竟为何?当时还是皇子的胤禛为何令人绘制这套汉人装束的美人图?围屏背后无数扑朔迷离问题值得人们细细探究。在《 国家艺术 十二美人》回想性的想象力中,我们一同开启“过去”与“未来”之间充满趣味的对话。
“ 雨打空间,风吹时间。一场劫后,历史选择当年雍正皇帝的耕织、行乐,与十二围屏折叠成一卷痕迹,藏在宫中。让后人每一次打开都仿佛听到,岁月升平,何如花事。”
—— 《 国家艺术 十二美人 》
《大紫禁城 —— 王者的轴线》封面
《 大紫禁城 —— 王者的轴线 》 作者:赵广超
装帧设计:陆智昌
大紫禁城,一座最大的宫殿,一段最长的记忆。
“大”: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
“紫”:象征中天帝王所在的紫微星垣;
“禁”:严禁老百姓进入;
“城”:抵得上一个中小县城。
“这座根据着最隆重、最严谨的秩序所筑成的宫殿之城,正正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用木石砖瓦给我们行的最后一个大礼,洋洋723633平方米,一直留在那里,由一条唯王者才有资格拥有的轴线贯穿,从光辉的过去,直笔笔地画到现在和未来。” ——《大紫禁城——王者的轴线》
本书荣获2009年 “亚洲十大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
“如果你要我列一张对中国文化最有贡献的港人名单,赵广超的名字必定排在前头,因为这十年来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作书’方法,不只普及了中国视觉文化的精华,让新一代的年轻人也能爱上《清明上河图》等古代艺术经典;而且还另辟蹊径地找到了进入中国传统的新门道。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作’书而非写书的方法呢?那是因为一般人总把书的写作和图版设计离开,要不是先写好内容再用图像装饰讲解,就是以图为主再加上文字点缀。然而既是艺术家又是学者的赵广超却有一个总体的思维方法,文图之间从不隔绝,文字固然是他表达观点的工具,连图像也成了他研究问题的手段。所以他的作品完整不同于平常的‘图说中国文化’之类的畅销书,不只以图简化了复杂的文化思想,而且还用图深化了大家的知识。
—— 梁文道 纵横两岸三地的公共知识分子
“最高级的建筑艺术,也可以具有‘平易’‘闲适’的情调。作者带着感性的笔触,就一般视为艰涩难解的传统建筑,写下了16篇平易隽永的文章。对读者来说,以这样轻松活泼的方法去接触中国文化,可读性之高,当然盼望“不只”这16章,盼望作者在这方面持续努力。”
—— 何承天 太平绅士
“我们两兄弟走上分辨寻找的“另一块拼图”(the missing puzzle)的道路,也使我们开端对两种文化做出“一全部”的懂得。”
—— 赵广隆 佛里达州coral springs中国文化协会会长
“西方的美丽是要人命的。而中国却是大家一起合力要美丽的命。姜子牙要杀妲己,不能下手,因为她太美,于所用布袋包着她的头再把她斩首,是用尽措施都要她的命。我感到中国的艺术有这种偏向。”
—— 赵广超说“美的差别”
“我以前在理工大学的硕士生要做简约主义(minimalism)的课题,我便叫他们研究南宋瓷器。在‘存天理灭人欲’的重重压抑下,当时的人要做一个艺术情势包含了七情六欲,十分性感;看上去却还感到很安静,这就是简约主义上好的示范。它不是贫穷,而是高度净化的才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