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全国性著名教导机构创办的“全日制暑期学前双语快车班”不仅开设了语、数、外等连接课程,还开设了专门针对小学入学测验的试题培训课。该负责人向笔者保证,课程结束后孩子能控制200多个汉字、20以内的运算,并能顺利通过小学入学测验。
而笔者在小学任务教导大纲上发明,控制45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100以内数字的认识已经是一年级下学期的教学请求了。
其实,早在2006年4月,北京市教委就出台了《关于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的通知》的文件,称将用4年、到2010年逐渐取消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当时,全市共有471所小学,举办了856个学前班。如今,学前班的身影逐渐消散,而一些培训机构创办的“幼小连接班”、“潜能开发班”现身幼教市场,持续着学前班的“使命”,且每月收费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孩子会写字、运算,并不代表他真正懂得了
近日,四川某幼儿园大班老师郭玉晗颇为无奈,有家长来校反应,上了一个学期,孩子会写的字太少了。
郭玉晗称,其所在的幼儿园提出了“学中玩、玩中学”的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上总是落实不下来。“家长看到孩子会写字,会算数就高兴得不得了,看到孩子什么都不会就感到幼儿园失职了。”1年来,在对孩子的教导问题上,家长给她的印象大多是“望子成龙心切”——盼望孩子能提前学习知识,盼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懂得更多。“孩子会写字、会运算,并不代表他真正懂得了。”对于家长的质疑,郭玉晗苦口婆心,但成效并不明显,“家长要么是不能懂得,要么能懂得但做不到”。
可是以她亲身任教的经历来看,提前学习对孩子的影响弊大于利。
早在刚任教的时候,她就发明,类如“蛇”、“藏”这些小学二三年级才教的复杂汉字,现在已呈现在幼儿园教材里了。“孩子手指发育都不完整,这么早就开端学这么复杂的字,孩子无法正确懂得,也不利于以后对写字姿势的改正。”郭玉晗说。
有一次,她教孩子们认日历。讲到年、月、日、星期几、阴历、阳历怎么看的时候,不少孩子都感到太难,看不懂。孩子皱着眉头的样子让郭玉晗印象深入:“也许,长大一点,这些东西接收起来会更快。提前教了,孩子所花费的时间和脑力都太大。”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导改革和发展计划纲领(2010~2020年)》。在其公开征求看法稿中,有这样的表述:学前教导应当遵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活健康成长。
但笔者在采访中发明,和郭玉晗一样认为现在的教导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老师和家长不在少数。
广州市某小学老师“大羽妈妈”在博文《提前教导让小学老师苦不堪言》中,便讲述了她的一段教学生活:
在她刚接手的班级中,全班30个学生才能参差不齐。开学没几天,大部分家长就反应: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时便学过了,还有一部分家长说他们孩子的英语程度已经达到了初中程度。
果然,上课时,“大羽妈妈”发明,一些学生不认真听讲,表现出厌烦的样子,捣乱了上课气氛;一些学生听不懂,变得缺乏自负。她只好采用分层教导的措施,为逢迎“尖子生”加快上课进度。为鼓励“中下层学生”,又不得不把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
“深深地感到到现在的孩子超可怜,没有我们童年时代的那种美好回想了。是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失去了更多。”一位网友看后留言感叹道。
幼儿园教导小学化源自应试压力的下放
“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在教小学的内容了。”家住朝阳区青年路的潘先生告诉笔者,“幼儿园教导小学化”并不少见,他最近就在考虑,是否要为儿子豆豆寻找一个小学化教学的幼儿园。
本来,豆豆明年读中班了,可他所在的幼儿园大班没有正式的幼小连接课程,潘先生担心他上小学后跟不上进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