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小学创办的幼儿园,在大班时也一改中、小班“做游戏”、“边玩边学”的学习方法,开端教小学知识。朝阳区一家实验幼儿园大班开设了“儿童智能”、“学前语、数、外”、“头脑奥林匹克”等课程。
据该园的老师介绍,读完大班的孩子基础上能做2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能控制100个汉字读写。有些“接收才能好”的孩子,已经能做50、甚至100以内的加减运算了。
但潘先生也表现,他并不同意幼儿园教学小学化。“让孩子学习一些不合适他年纪的知识,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压力。”但作为家长的他也承认,在孩子的教导上,他和所有家长一样,都有一种“恐后心理”,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潘先生称,在与其他家长交换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提到了“竞争”两个字。
“家长的竞争意识很重,社会对任务教导也变得特别功利。”潘先生说,每个家长都盼望通过提前教学,进步孩子在社会竞争中的实力。“可现实中的竞争到底有多大,真的要从幼儿园的娃娃抓起吗?”潘先生自己往往会陷入这样的困惑之中,他有时料想,是不是因为家长之间互相询问,重复渲染,无形中把现实中的竞争给放大了。
也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我小时候也没上过幼儿园,也没读过学前班,照样上了小学,上了大学,有了工作,现在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在某幼儿师范学校工作并拥有20多年教龄的肖翠玲在接收笔者采访时表现,除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外,部分民办幼儿园办学不规范也是造成幼儿园教导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肖翠玲告诉笔者,目前社会办(幼儿)园的力量越来越强,部分民办幼儿园为逢迎家长心理,获得更多招生资源,开设了涉及小学知识的课程。而在幼儿教导中,虽有规定的教学纲领,但却不接收任何教学评估。“在部分民办幼儿园,生源成了幼儿园好坏的唯一评价标准。”
而在潘先生看来,幼儿园教学小学化最大的问题在于小学。“小学认为孩子读完幼儿园就该知道这些东西,所以上课的进度特别快。”幼儿园入小学测验的试题就是很好的证明。
但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流露,由于越来越多的孩子提前学习了小学知识,都赶得上进度,所以,反应教学进度太快的声音并不强,学校也没有调慢的打算。
一位资深教导人士称,应试压力的下放才是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根源。她表现,在北京取消“小升初”测验,采用电脑派位之后,入学压力有所减轻;但是两三年后,电脑派位的弊病逐渐浮现,根据就近原则,成绩好的学生被分到了非名校,成绩差的学生被分到了名校,不满意的声音随之传来,由此“迎春杯”等奥数测验又重新将学生纳入到成绩决定学校的规矩中。在2005年,北京教委取消“迎春杯”后,“名校办民校”的浪潮袭来,招生时可不按派位原则,让“小升初”加分的奥数竞争愈演愈烈。
“底本集中在六年级的竞争转移到了四至六年级,最后转移到二至三年级。”该人士对此也很无奈:“要上一个好的大学就必须上一个好的中学,要上一个好的中学就必须得在一个好的小学,长此以往,‘幼升小’的竞争自然越来越激烈。”
本报北京7月20日电
(本报记者来扬对本文亦有贡献)
“幼教小学化”被指拔苗助长 耗费幼儿兴趣脑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