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1998年,我刚看NBA,当时被萨克拉门托行云流水的进攻迷得神魂颠倒,偶尔关注新秀的时候,发明那年的新秀真是烂的可以,新秀年得分最高的家伙场均也不过9.1分。再仔细看看才发明这个场均能贡献9.1分3.8板0.88抢断的家伙叫拉里·休斯,附属于费城76人队。
不久,我的注意力逐渐被这个年轻的弹簧人所吸引,有些纤细的身材却有这不俗的弹跳和机动的脚步,尤其是当他处于防守端时犹如鬼魅般的表现,这让我开端信任这个男人未来会成为联盟的盼望之星。坦率说,开端的时候爱好休斯,基础上出于两点原因,第一点有些奇怪,是因为我从来都不爱好联盟力捧的天之骄子,就像我从来都不爱好武侠小说里面那些名门正直一样,高大全的形象总让人质疑存在的真实性,这些和年年都飞速增加的经济一样让人作呕。第二点就是休斯那双大大的眼睛,感性的人习惯凭感到说话办事,我也不例外,开端爱好某个球星的时候,我从来都不是因为数据、技巧这些令人心灵麻痹的东西,也许一个进球、一个失误、一个微笑就让我对一个球星产生情感,进而开端爱好他的全部。休斯也是这样,尽管他的双眼造型很是古怪,但是我总感到里面有一种难言的愁闷,仿佛是对自己的否定与猜忌,也仿佛是对身边斥责的害怕。
当然我很明白所谓的这些其实不过个人赋予其中的含义,就像人们评价麦蒂的愁闷,也许基本都不存在,或者只是存在我们意念之中的一些幻想而已。但是不论如何,最起码这样要比那些拿个破名字研究二年的红学家们强很多也有用很多。
总之,我开端关注他的比赛,休斯是一个擅长突破和赌博式抢断的家伙,这一点在他的新秀年就开端展露出来。在经过半个多赛季的沉静之后,这个年轻人在费城迎来了他职业生活第一次首发机会,记得那一场是对阵波士顿双子星,21分7板5助攻,一个明星级别的表现。而这场比赛中最令人印象深入的就是第三节中段他断掉“地板流组织前锋”安托万·沃克手中的皮球,快速带球到前场的那一单手大风车,那一刻真让人恍惚错认为扣篮的人是那个叫“文斯·卡特”的不明飞翔物。
1999年的上半赛季,休斯过的郁郁寡欢,不仅仅是因为全明星扣篮赛上那两记至今仍被当成笑话讲述的扣篮,更是因为拥有艾弗森的费城并不盼望他的得分后卫是休斯这样一个只会突破和抢断的得分别,前50场比赛休斯仅仅有5次首发出场,场均也只有20分钟的上场时间,只能得到10分。对休斯和76人而言这无异是对双方的一种折磨,休斯盼望可以得到更长的上场时间,拥有更多的出手机会,并可以把皮球牢牢地把持在自己手里。但是休斯盼望的这些,在费城,只有那个叫阿伦·艾弗森的男人能够得到,而且休斯所擅长的突破得分在艾弗森的面前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
这是一个二线球星或者年轻球员所必须面对的悲哀,当你和球队中铁打不动的核心作风相互重叠甚至相互冲突的时候,你在这个球队就很难再找到你的地位了,交易和沉沦就成了你不得不去面对的选择题。而休斯的悲哀就在于,他并不算长的职业生活竟然两次面对这种窘境,第一次就是在费城,他被交易到了金州勇士,还算荣幸的是他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新生。但是第二次,他就再没有那么荣幸了,伤病和江湖术士一样的主教练彻底毁掉了他。
2000年之后的32场比赛,休斯完成了职业生活脱胎换骨般的演变,在40分钟的商场时间里交出22.7分并有将近2个抢断的答卷,而在对阵丹佛掘金的比赛中,休斯更是拿下职业生活最高的44分,要知道这对一个职业生活前期三分球命中率一直在20%左右徘徊的球员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