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主题是论述一下自己所爱好的诗人作家,上面所说纯属跑题,发下个人牢骚而已了。中国经典诗歌莫非唐诗宋词,二者比较,我更爱好宋词,唐诗虽然格律严格,环环相扣,韵味极佳,情势上似乎也是闻一多先生所寻求的诗的建筑美学样式,但与宋词比较,却失了一点灵动和暧昧,宋词的长短句在节奏上更富于多样机动,情势上参差而错落有致,两者的比较,犹如品酒。唐诗如米酒,需一饮而尽,方得痛快,宋词如品葡萄酒,需一闻二舔三品尝,要的就是这种欲饮而不能,欲罢而不舍的折腾,而且是越折腾越爱好,越爱好越折腾,要是贪快而一饮而尽,那这酒是给你喝废了,所以说宋词在耐玩性上,要比唐诗淫荡得多。
要说要落实到我爱好哪一位词家,我想对我来说更钟情于柳永。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寻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官场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词人柳永,使他的艺术禀赋在词的创作范畴得到充分的施展。当时教坊乐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调,都恳求柳永为之填词,然后才干传世,得到听众的认同。柳永创作的新声曲子词,有很多是跟教坊乐工、歌妓合作的成果。柳永为教坊乐工和歌妓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赞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南宋罗烨《醉翁谈录》丙集卷二就说“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多以金物质给之。”柳永凭借通俗文艺的创作而获得必定的经济收入,表明宋代文学的商品化开端萌芽,为后来“职业”地从事通俗文艺创作的书会才人开了先河。上面是百度词条里找的,我也不想费口舌浪费在无谓的程式上,要害是自己的中心意思的表现,对于前人早有定论的东西,大可无必要去讲究了。应当说,柳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化词人,地位如何我想举一例子大概大家就都心里有数了,周杰伦的最新的专辑《超人不会飞》实在无味,但是我们宿舍有两个FANS就是听得如痴如醉,因为他们信任周哥出品必属精品。周杰伦前期的歌曲确实经典演绎了婉约的中国风,《青花瓷》、《千里之外》堪称经典,但背后是谁在帮助杰伦复制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写出如此精美动情的恋曲?那就是被称为词坛鬼才的方文山,可以说没有方文山就没有周杰伦如今的鼎势,应当说是文山兄出品必属精品才是,而柳永当时的地位自然也不问可知了。
很多人都说商业化带上的铜臭味使艺术流于庸俗,确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但商业和艺术却存在着很明显的共生关系,我答不出为什么,但通过史书的记录和对现代社会的观察,我感到这种关系是确实存在的。艺术是人类较为高级的智力运动,这种寻求是人类的本性的驱使,是对美的观赏和憧憬,而这种寻求必须建立在相当的物质基础之上,我只能这样来说明,要是再理论化一点,我自己也懂得不了。说商业化可能会使艺术流于庸俗和卑贱,我想那也要看全部社会的品味和作者的职业精力而言,社会文化品位低,艺术水准自然上不去,作者素养太低,也写不出优良的作品来,近年来我国导演极力学习西方进行电影商业化,想到的只是大批的物力投入,却由于自身文化素养的不足缺乏对所演绎作品的深入见解,对文化细节或失实或倒置,拍出的电影实在是毫无营养的快餐食品,欧美的影视虽然也是商业化运作,但却也能拍出如《肖申克的救赎》等之类感人至深的人文经典,要害在于作者的敬业精力使然。这里我并不想说柳永是如何敬业,因为他自己也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但就其作品而言,完整不失为宋词经典,他的很多作品虽然是为乐坊妓女所作,但词间流露情感却不给人丝毫的矫揉造作之感,皆是情真意切而非儿女情长的起源,可以说柳永的词完整部现出了现今商业社会所提倡的敬业精力,这不仅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传播大众的尽职负责,更是对高尚艺术的无比尊重,古人尚如此,今人何以堪?宋词,我力荐柳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