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文字就没有文化。文字同文化密切相干,有的文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含。“左”和“右”就是这样的两个字。
左和右,如同东南西北一样,都是方位名。但左和右同东南西北虽然都是方位名,但它们之间却有着不同之处。东南西北是客观存在,而左和右却是相对的。当你面北时,左西右东,反之面南时就是左东右西。“左”和“右”又是相对的,就如同东与西,南与北相对一样。左即是东,如山东,就是山左;右即是西,山西,就是山右。左和右相对峙却又统一,常说的“左膀右臂”、“左辅右弼”、“提左挈右”等都阐明左和右之间的统一关系,它们均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份。本来左和右无所谓孰高孰低,谁优谁劣。但任何东西只要进入阶级社会,它就会打上阶级的络印。左和右仍然如此。在古代,古人就视“右“为上,视”左“为下。这不,在唐朝称贵族为“右族”,被贬降职的人称之为“左迁”。清代以前大凡朝官班次皆以文职居左,武职居右,因此称武官为“右列”。其实左和右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合就会有不同的内容:在部队里,视左为大,为正,视右为小,为副。譬如军功章就佩戴在军装的左上方而不是右上方,值勤的臂章也是戴在左臂上。在生活中男左女右的现象也颇为突出,如衣服的开襟,男衣的扭扣一般在衣服的右边,扣门在左而女性的衣服则相反,再如现在照结婚照都是依“男左女右”这一习惯;如果你仔细观察,也不难发明,在我国,厕所的修建上也基础按这一习惯,左边一般是男厕,右边是女厕。特别是当“左”和“右”步入政治舞台之后,其相互间的地位就产生了一些奇妙的变更。在政治上“左”是指政治思想上进步、革命的左派,“右”则指保守、反动的右派。其实左和右,就是一对方位名词,无所谓爱好左还是右,由于必定的阶级因素导致了人为地爱好左或右。在我国古代就崇右,在革命年代又尚左;在英国,人们就爱好右,不爱好左,他们把右写成“RIGHT”,表现正确;而把左写成“LEFT”,表现偏离,就足以阐明英国人爱好右甚于左。
左和右本无高低优劣之分,对其好恶有其历史、地区和文化的因由,其中的魅力和罪恶均不在于左右本身。笔者认为不论是左还是右,姑且不去争辩它,只要有利于国民生活程度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发展,不论是左还是右,我们都认可它,勿需再对左和右贴上阶级的标签。
相关阅读
说左话右
时间:2010-07-31 16:04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大话统计
下一篇:残留农药对身材有害吗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