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年,邓绥病逝世,汉安帝憋了15年的气,终于喘了上来。不过,汉安帝干的,可比邓绥差多了。
汉安帝亲政后,立即发动反攻,将邓氏一门,连根拔起。恶气出了,屁股下面也名正言顺了,汉安帝本应重用文官系统,发明新的光辉。但汉安帝的心可没有这么大。他认为,这些朝臣都是邓绥应用出来的人,和自己必定不会一条心。于是,汉安帝华丽转身,啪啪下出两步臭棋。一是将宦官李闰,江京和乳母王圣倚为亲信。李闰和江京都被封侯,王圣和她女儿伯荣大肆受贿。乳母可以左右朝政,汉安帝真有创意。二是重用宋氏和阎氏外戚。两性外戚十余人被安排到显要地位。宦官和外戚共用,汉安帝不仅有创意,还有魄力。
于是,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绵延不绝。
125年,汉安帝逝世去,东汉王朝再度爆发皇位之争。
汉安帝执政时代,有两个人不能不表。一个是宦官蔡伦,就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张的发明者。蔡伦公元75年入宫,历经汉章帝、汉和帝、汉殇帝和汉安帝四帝以及窦太后和邓太后两后,由最低级的小黄门到最高级的长乐太仆,并被封为“龙亭侯”,进入贵族行列,可以说顺风顺水,春风得意。但121年邓绥逝世后,因蔡伦曾参与诬陷汉章帝宠妃宋贵人“挟邪媚道”,致其自杀,并使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也就是汉安帝的父亲被贬为清河王事件,而被汉安帝下狱。蔡伦知己必逝世,仰药自杀。蔡伦之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界从来都不是一张非此即彼的单面脸谱。
另一个是杨震,东汉时代著名的清官。有一天,杨震路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因杨震对他有举荐之恩,就趁夜晚怀揣10金前来看望。杨震拒绝,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答复:“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杨震四知”,就此传为千古佳话。但就是这么一个忠贞之士,因多次上书,揭穿王圣以及宦官樊丰等人的恶行而受到诬陷,124年,被汉安帝免职。杨震在致仕归家途中,饮鸠而逝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