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直接影响了儒家学派,他们积极地关注社会,关心大众疾苦,可以说他们具有典范的现实主义特点,他们中大多数人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作品。杜甫的诗集就是唐朝的史迹,它详尽地记录了大唐的盛世悲歌。三吏,三别,无不使读者动容,我们会惊叹:这就是当时的战乱生活,与现在相比,是不是我们更应爱护今天呢?而李白的作品更多地体现出一个文人的失落,虽然他把豪情化在游历名山大川时的快意中,但粉饰不了深深的失意。他也是崇尚现实的,只不过现实太让他扫兴,最后只能寄情于山水上。因此,有这样一个事实:浪漫主义虽豪情万丈,但只是一个精力麻醉法,读者在观赏之余,又感到太虚无缥缈,不真实;但现实主义却是社会万象的记录书,它把人们当时的国计民生、风土人情,以及人的喜怒哀乐都记录下来,没有太多的主观偏向,嬉笑怒骂任你去评说。这就是活生生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润饰,有的只是真实的展现。如果文学史上没有杜甫、陆游,我们就不会对战乱时百姓的颠沛流离懂得那么深入;如果文学史上没有白居易、秦韬玉,我们就不会对大唐盛世的贫民之苦深入领会。所以现实主义作品起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是我们解读社会的直接读物。
几千年的儒学延续到今,现实主义作品也持续到今。虽然新文化的运动烧毁了古文,但现实主义这个主导思想仍被保存。是鲁迅的阿Q让我们认识到旧时农民思想的禁锢和自欺欺人,是鲁迅的孔乙己让我们认识到科举制度的毒害有多大,是鲁迅的祥林嫂让我们认识到封建礼教下妇女的无奈和不幸;是茅盾让我们看到民国时资本家的残暴;是巴金使我们懂得到旧时大家庭的兴衰史;是老舍让我们看到旧北京的下层人们的悲惨生活……就是这些文学巨奖用现实主义的主流思想给我们刻画了一副旧社会的实景,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历史进入当代,我们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展现了壮丽的风采。军旅作家魏巍用记实的伎俩向我们展现了共和国的卫士;蒋子龙,高晓声的文字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工人,农民的风貌;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反应了小市民真实的生活;池莉的《来来往往》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人看到一些现实中的琐碎与平常,这两部作品均被拍成电视剧获得热播。这就阐明了老百姓爱好看一些具有生活情趣的真实故事,而不是一些高低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虚幻缥缈的子虚乌有。
近年来陈忠诚的《白鹿原》是唯一可道的优良作品,讲述了白鹿原那片热土上产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人们激动于作品本身的令人震动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作风。它被作为话剧、电影多次热播,近日又在重拍电视剧,可见其火热程度,为什么呢?二个字——真实。也许《白鹿原》是最后一部优良的写实长篇,这是一个分界点,从此以落后入了80后、90后爱好浏览的那种小说的时代。
那么他们爱好浏览什么小说呢?请到隆重的那六家网站去看看吧,请看这些分类:穿越时空总裁豪门都市情感古典架空妖精幻情女尊王朝武侠玄幻惊悚悬疑,大家说有一个现实的分类吗?写实类的早已被束之高阁,烟消云散了。再看看哪些标题:《王爷给我滚回来》《总裁的小妈咪》《娘子,为夫好寂寞》《相公,成全你的绝情!》《暴君,本宫来自现代!》……我想不少人开端头大了吧,这是些什么污七八糟的东西。难道这时代就是豪门的时代,没有平民吗?难道这时代就是一直言情的时代,没有平常的生活吗?至于穿越、架空、幻情、耽美更是闻所未闻,不知陈忠诚先生看到后会如何去想呢,难怪他再也写不出长篇了,有这类新奇的小说,他再写出能否被关注两可未知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