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之,他的妻子不见什么有钱有势的人到家里来访,于是,对丈夫的行动产生了怀疑。一次她告诉丈夫的妾说:“丈夫每次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我多次问他和些什么人在一起吃喝,他总是说和些有钱有势的人在一起。可是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我对此很怀疑,我打算悄悄跟着他,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处所,和谁在一起吃喝。”
那天,丈夫又要出门,妻子早早起来,等丈夫出门后,她便逶迤着跟在丈夫的后面一探毕竟。她发明,丈夫一路东行,在他经过的路途中,城中没有一个人站下来和自己的丈夫打召唤、说话。最后她见到丈夫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她的怀疑更深了:他来这里做什么?不曾想,眼前的一幕令她惊讶而伤心欲绝,她看到自己一直崇拜的丈夫,竟然向祭扫完坟墓的人乞些剩余的祭品吃;一家不够,又东张西望地到另一家去乞讨。本来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措施。
哀怨之极的妻子回到家里,将见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的妾,最后她悲哀地说:“丈夫,是我们仰望而毕生依附的人,没想到我们的丈夫竟然是这样的!--”妻妾二人在庭院中詈骂着不肖的丈夫,想到自身所临之不幸,两人禁不住相对而泣。
而他们的丈夫还不知道自己的妻妾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丑行,打着饱嗝,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后,还像往常一样在他的两个女人面前摆威风。
孟子感叹道:在君子看来,人们用来求取升官发财的方法,能够不使他们的妻妾引认为耻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
这则故事读了好多遍,每次读都被震动。在这则著名的寓言故事里,孟子为我们勾画的,是一个心坎肮脏,行动卑鄙却自命不凡的世俗形象。他为了在妻妾面前摆阔气,抖威风,自吹和王侯将相一起吃喝,实际上却每天都在坟地里乞讨祭品。妻妾发明了他的机密后苦楚不堪,而他却并不知道自己的丑行已经败露,还在妻妾面前得意洋洋。
孟子的原意是借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他那个时代某些不择手段地奔走于诸侯之门,以求升官发财的人,他们在光天化日下堂而皇之,自我夸耀,暗地里却行动卑鄙,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孟子的讽刺无疑是辛辣而深入的。
《孟子集注》里赵氏曰:“言今之求富贵者,皆以枉曲之道,昏夜乞哀以求之,而以骄人于白日,与斯人何以异哉?”。掩卷沉思,在当今,乃至于我们自己身上,是不是也依然可以感到有这位“齐人”的影子?!腐败的官场,浮躁的名利场,什么“拜金女”、“锋利哥”无需我举例子,你随便张嘴就能说上几件。那些似乎离我们遥远,你稍微留心,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情,也几乎天天可见。有没有人或者我们自己,在他人面前夸耀那天我与某书记喝酒,那天我与某局长打牌,那天某大款请我上某某茶楼。乃至于拿着一张不知哪里得来的某领导、名人的名片,“骄”妻子,“骄”同事,“骄”同学,“骄”朋友,以此夸耀自己的与众不同。即使一些小事,我们也可从其中感受到“齐人”的“魅力”影响至今。
这些天,气象异常的闷热,于是,晚上经常几个同事凑在一起打打牌。昨晚坐我下家的是一位魏姓同事,不知什么时候那个促狭的人把“魏”字去掉了偏旁给人家起了个绰号叫“鬼子”。到没什么恶意,同事间取笑逗乐而已,久之,会晤称呼都是“鬼子”如何如何。且说昨晚不知是“鬼子”的牌运不好,还是真遇到鬼了,几个小时下来愣是没和一把,而且“枪法”特准老是“出铳”,一场下来一统计输了不多不少880元,大家都取笑他“鬼子”就是“鬼子”输钱都算计着吉利数字输。说笑间大家收拾筹备回家,“鬼子”在我身后趁人不注意拉了拉我的衣角,我转身看了他一眼,他连忙用眼神告我别声张。我故意推辞提鞋子,落在他人的后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