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同志当干部十多年,其职务高至地委书记,却一直过着节俭清苦的生活,甚至显得过于寒酸,他曾经收养了3个失去父母的孤儿导致生活越来越拮据,但这时的他甘心去卖血也不请求组织给予照顾。
他留下的名言:“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苦楚。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他一心一意用党和国民给予的权利去为国民服务,从不用权谋取一点私利,这样的干部怎能不令人敬佩!
自古就把“当官”与“发财”接洽在一起,鼓励后代(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引诱学生“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延续至今,就成了某些人奉行的“有权就有一切”的观点。
他们凭着手中控制的权利和国家资产,明里暗里谋取个人私利,超规定地享受不相称的待遇,孜孜不倦地追名逐利。如果把这些思想和行动放到历史的实验室里,在真理的显微镜下就明白地看到它的核心、私欲!国民群众唾骂的私欲。
只有中国***教导自己的党员和干部全心全意为国民服务,视国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孔繁森同志实践了党的这个宗旨,当官不为发财,吃苦不讲条件,更没有高高在上作威作福。
他“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淡泊可明志,肥甘易丧节”“节乎己者、贪心不生”。
孔繁森同志的自律精力成了犹如在身边竖起来一块块盾牌。试想,有谁还敢向孔繁森行贿!
事实证明:“不有臭秽、则苍蝇不飞”。孔繁森虽然在物质上十分清贫,在精力上却非常的富有,但愿他的这种可贵精力能够“惊醒尘寰梦迷人”“唤回苦海名利客”。
也许有人会说,不是容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提倡干部带头致富吗?
窃认为,这是指第一线不脱产的基层干部通过勤恳劳动、刻苦研究、发明发明等等得到应有的报酬。或是去领办企业、开发资源获得好的效益,理应享受一分劳动果实。
至于在职的领导干部,虽然近年收入有所增加,但工资基础是固定的,因工作成绩突出得到嘉奖也是有限,不可能一下就成为百万富翁,这样的干部若成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那他是通过什么道路富起来的就值得沉思了。
为国民服务就要领导、支撑、帮助国民群众摆脱贫困,逐步富饶起来,这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孔繁森就是这样的干部,群众怎能不拥戴他呢!
国民群众发自心坎肠拥戴党的干部,党的威望就高,凝聚力就更强,大家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就什么事都好办。国民富饶了,国家强盛了,难道有谁还会忘了干部吗?所以,“官瘦民肥、国之大幸”这句古言无不没有道理!
细细想来,孔繁森同志的确是一个高尚的榜样,如今要能做到他的那样子又有几个人!
—灵魂在飞-
2010年8月5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