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发掘的半块石牌“常所用长犀盾”在一些研究者看来也是这一墓葬并非曹操墓的反证之一,因为曹操身为魏国最高统帅,并不可能需要盾牌防身。此前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作为证据之一尚能说得过去,而现在出土“(魏武王)常所用长犀盾”的可能就是:这不是曹操墓。
疑问仍存:
1号墓不影响曹操墓定性?
“1号墓的发掘情况丝毫不影响曹操墓定性。”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退休的刘庆柱从去年底便参与认定河南安阳曹操墓。尽管从去年以来一直面临各种质疑,但刘庆柱昨天在直播现场的演播室依然保持己见,“1号墓的重要性显然不能跟曹操墓相提并论,跟曹操墓的定性也没有关系。”
有意思的是,与刘庆柱说法完整相反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王巍此前接收早报记者提问时曾表现,1号墓未发掘完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无法就是否曹操墓作出最终结论的原因之一,“比如今后,第一,旁边的1号墓要充分地发掘,对1号墓、2号墓出土的文物,包含形制、人骨等等进行详细的比较;包含对那些陶器的收拾,因为陶器是我们断定年代非常重要的标记,这次发掘之后,还没有时间研究;包含研究文献,那个时候应当由研究汉魏的考古专家、包含历史文献学的专家,对这些材料进行综合研究,最后得出一个专家认定的看法。”
没有文献记录,又没有确实的重要实物证据出土,1号墓的几乎空空如也显然给最终判定曹操墓真伪带来了极大疑问。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至今都未对曹操墓下最终结论的情况下,刘庆柱与河南省文物考古所为何打包票说是“曹操高陵”呢?
也许从其后河南省拟在西高穴计划投资宏大的旅游项目不难看出端倪所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认为,考古工作是很纯粹的事业,绝不能有外在的因素干扰,考古必须实事求是,而与什么大旅游项目、大遗址项目无关。事实上,对于自己认定的曹操墓,刘庆柱先生依然充满疑问,因为还有那么多谜团困扰着他,比如1号墓到底怎么回事?比如,在2号墓中,两具女性遗骨,经判定一个是20多岁一个是50多岁。刘庆柱表现,据文献记录,卞皇后是70多岁逝世的,不符合年纪情况,是否文献记录不对尚不能断定。尽管有那么多疑问,但刘庆柱先生依然保持——这就是曹操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