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会逝世后与“曹操”并驾齐驱?这是断定曹操墓真伪的重要证据之一。
备受争议的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即河南省文物部门初步认定的“曹操墓”)在昨天的“文化遗产日”恢复发掘。昨天发掘的共有两处考古现场:1号墓和2号墓,2号墓即去年底被河南省文物部门认定为曹操墓的墓葬,1号墓即是与2号墓并列的另一大墓。在今年初针对西高穴大墓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王巍答复早报记者提问时曾表现,1号墓未充分发掘是无法就2号墓是否曹操墓作出最终结论的原因之一。然而在昨天,对于曹操墓真伪至关重要的1号墓在发掘后,并没有多少收获。由于被盗严重,除一把锈蚀严重的铁剑外,墓内并没有其他文物出土。中国考古界权威、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80多岁的徐苹芳先生一直关注这一墓葬的发掘,昨晚他在接收早报记者专访时断定,西高穴大墓不可能是曹操墓,“刘庆柱与河南省文物部门一口咬定这是曹操墓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王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和社科院考古所一直不敢确定讲这就是曹操墓!和我差不多岁数的老考古学家都认为不是曹操墓,考古最重要的是讲证据,有一是一,有二是二,而不是猜测,盗过的墓是绝不可以列入重大考古发明的。”
直播现场:
1号墓几乎空空如也
“1号墓共清算出7个盗洞,其中一个盗洞通往曹操墓,被盗、损坏十分严重,仅在墓道通往墓室的处所出土了一把铁剑。”主持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昨天在央视科教频道的现场直播中说。
1号墓经过考古队员的发掘,但直到直播结束,也未发明有价值的文物,对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表现遗憾,“这种(盗墓)损坏简直就是毁灭性的。墓主现在难以确认,有待于专家进一步研究。不过,1号墓的形制、范围和结构等情况已基础明白。在墓门两侧发明有白灰面两处,其性质有待于进一步认定。”
而在另一些专家看来,1号墓出土不了文物并不奇怪,一位不愿流露姓名的专家说:“河南文物部门方面其实也应当知道1号墓不会有什么收获,直播更多还是做样子,起宣传后果。”
1号墓一无所获,而在昨天入选2009年十大考古发明的“曹操墓”此前称已经发掘完毕,而事实上并未发掘完毕,据参与现场直播的央视记者介绍,在2号墓发掘中,昨天上午9时许,2号墓出土“常所用长犀盾”字样的半截石牌,此外还发明了一些铁质铠甲片以及颗粒状的玉珠,玉珠大小都相仿,中间有穿孔,考古人员认为有可能是墓主人生前冠上的饰物。因为他们散落在地上,“有可能是盗墓贼在离开墓穴时掉落在地上的。”
新证成反证:
曹操生前还养猪?
昨天的直播现场中,河南省文物部门颁布了一些此前未公开的在2号墓中出土的文物,有鼎、豆、案、碟、碗等生活用具,以及陶灶、陶井、陶厕等随葬明器,让人意外的是,“曹操墓”中居然出土了陶猪圈。
陶猪圈是汉代的一种标记性文物,一位考古专家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现,陶猪圈是家庭饲养的象征,此前大多出土于一些村的遗址,反应了汉代“事逝世如事生”的厚葬礼俗,但在魏武王的墓中,“事逝世如事生”,出土陶猪圈可能吗?昨天呈现在直播现场的河南省文物界人员对此语焉不详。
前天有媒体披露称曹操墓发掘一珠,价值达千万,而昨天挖出的两颗珠子,加上此前的盗墓,可以推证这样的墓或许并非薄葬,并不符合曹操临终前薄葬的请求。一位质疑者昨天表现:“2号墓之前说已经发掘完毕,但通过直播可以看到昨天出土的文物都是在扰土中,连扰土都未清算完毕,怎么可以说是发掘完毕?这到底是不想挖完,还是生怕挖下去会呈现不利于断定为曹操墓的证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