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到13日,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将在北京大学举办。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世界美学大会特意设置了中国艺术、艺术教导和舞蹈学院三个分场,因其所涉及的问题与当代中国美学有着紧密的现实接洽而受到多方关注。在全国学校艺术教导发展计划(2011-2020)统稿会议的间隙,本网记者采访了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副会长,同时也是本届世界美学大会艺术教导分场的负责人彭吉象教授。
彭吉象老师一直在为艺术教导奔走呼吁20余年对“美”字的呼吁
众所周知,艺术教导是学校实行美育的重要道路,是素质教导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对青少年进步审美修养、丰富精力世界、培养创新意识,增进全面发展具有奇特而重要的作用。彭吉象教授认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现实关心是进步全社会的人文修养,承担起人文学科对于社会文化的价值导向功效,在世界美学大会中设置艺术教导的分会场,正是体现了美学与现实、教学与科研的互动。
“艺术教导的重要性谈再多也不为过。”彭吉象教授指出,美育与艺术教导对宽大青少年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进步青少年的审美和艺术修养;二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接收和借鉴外国优良文化;三是更切实地落实素质教导,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调动他们的潜能。“李政道先生有句名言——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钱学森先生也曾说从夫人蒋英的音乐艺术中获取对人生的深入懂得,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是他在科研中能够避免逝世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分析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可见艺术对其他学科、对人的一生的影响。”彭吉象教授还援引爱因斯坦、杨振宁、袁隆平等人的例子来阐明艺术的重要意义。
尽管今日中国的艺术教导处于蓬勃发展时代,但是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不受器重,为此,包含北大在内的众多高校的学者不断呼吁全社会要器重人文学科,加能人文教养,呼吁大、中、小学要器重美育和艺术教导,呼吁在各级学校中敬爱强中国传统艺术经典的教导。经过很多专家、老师的努力,一直到了20实际90年代,美育才正式写入了教导纲领。“本来是‘德智体’三好学生,后来是‘德智体美’,很多专家说是为了这个‘美’字呼吁了20年。”彭吉象笑言,“但是‘美育’在90年代写入教导纲领以后,还是处于一个单薄的环节。像我们北大的艺术教研室当时就处于‘三无’状态——无场地、无经费、无编制,最近十多年发展非常快,国家还是很器重艺术教导的。”
据彭吉象介绍,目前教导部正在征集多方看法,制定国家艺术教导发展计划。“来参加我们世界美学大会艺术教导分会的都是国内最重要的一批美育和艺术教导的专家,大部分都是教导部艺术教导委员会的成员,因为是针对中国的艺术教导进行的。信任我们能获取非常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当然,我们也欢迎国外的学者参与讨论。”
[1][2][3][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