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7日,流失美国达6年之久的可贵文物——唐贞顺皇后武惠妃敬陵被盗石椁,由公安机关正式移交给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史以来收藏的第一件从海外追索回来的被盗文物,将长期存藏于该馆供人们免费参观。
为已知的色彩保存最好、体量最大的文物石椁
唐贞顺皇后武惠妃敬陵被盗石椁,是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出土的可贵文物,在科学研究和艺术观赏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经实测,追回的石椁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仿宫殿造型,高约2.45米、宽约2.58米、长约3.99米,是目前已知的色彩保存最好、体量最大、反应内容最丰富的文物石椁,其绘画艺术价值重要体现在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征集处处长师小群介绍说,根据文献记录,墓室主人为唐贞顺皇后武惠妃。石椁外侧的帮助纹样有珍禽瑞兽和唐代建筑,出土的残块和哀册文全都可以对应,因此可以断定墓主人是武惠妃。
师小群告诉记者,唐贞顺皇后武惠妃敬陵石墓墓室甬道的顶端,由蓝彩红彩绘画出五彩祥云和仙鹤;墓室西壁为六扇山水屏风;北壁为穿着男装的侍女人物,其左侧为6个高端的杂技题材,墓室东壁为庭院大帐、有歌舞表演等。
遭遇盗墓被走私出境,跨国追索终使文物回国
据悉,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期间,以杨彬为首的文物犯法团伙,对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附近的唐代贞顺皇后敬陵猖狂盗掘,将陵墓内的文物基础盗掘一空,并对墓内的一套彩绘石椁采用分解打包方法,分批装箱走私出境,造成可贵文物流失海外。
2006年1月5日,陕西省有关部门成立了针对该案的专案组。
经侦察,该团伙组织周密、分工明白、人员复杂,是一个集文物盗掘、倒卖、修复、贩运、走私“一条龙作业”的特大犯法团伙,涉案嫌疑人多达20余人。该团伙长期在西安、咸阳等地对古墓葬进行猖狂盗掘。
在专案组努力下,该案于2006年2月13日成功告破,抓获犯法嫌疑人13名,缉获大批的盗墓作案工具。目前,涉案的犯法分子已受到了法律的严格制裁。
为了追缴流失文物,专案组迅速联络国际刑警组织协助开展追索文物工作。经过艰难过细的调查,获悉该文物在美国被某古董商收藏。经多方努力,流失美国的可贵文物终于回归祖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