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18日讯 央行日前发布的《2009年中国国民银行年报》(以下简称《年报》)显示,2009年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末,广义货币供给量M2增加27.7%,比上年进步9.9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国民币贷款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9.14万亿元,同比增加32.3%;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4.4万亿元,同比增加30.1%;西部地区贷款余额7.08万亿元,同比增加37.6%。
推荐浏览
- 央视:中国经济繁荣背后有隐忧电眼美女关之琳炒楼狂赚9000万山西蒲县煤官落马前多地求人救急武汉小伙遭女友抛弃后中800万西安惊现胸罩女逼停私车收费(图)[微博]和讯微博解盘大赛火热报名
- 36家世界500强落户济宁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 索尼拟取得索爱全部股份
- 各地专员办医改资金使用专项检查显成效
- 抑制物价措施见成效 济宁粮油面粉价格下跌
- 新基金发行明显回暖 债基成绩远远好于股基
- 25日权证市场跌幅有限 但场内人气滑落明显
- 电气设备股涨势明显 特高压建设将全面启动
- 16日期货市场广泛收涨 化工品涨幅明显
央行《年报》指出,2009年,中国国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安排,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安稳较快发展作为金融调控的重要任务,坚定不移地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信贷政策领导,保持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与结构优化并重,稳步推动金融改革,着力保护金融安全与稳固,积极加强国际金融交换与合作,不断进步金融服务质量和程度,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新进展。
央行机动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系统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领导,加大货币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在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萎缩、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在短期内扭转我国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并实现回升向好,供给了强有力的货币信贷支撑,施展了重要作用。
全面落实扩大内需、增进经济安稳较快发展的十项措施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打算,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和谐配合,着力进步信贷政策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领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央投资项目标配套贷款投放,做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金融配套服务。
出台支撑重点产业调剂振兴、克制产能过剩、支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等金融服务领导看法。大力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法创新,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灾后重建等国民经济重点范畴和单薄环节的信贷支撑。增加对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支农再贷款额度100亿元。
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提示,领导商业银行严格把持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
同时,金融改革和金融稳固工作深入推动。推动农业银行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持续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改革情况进行系统评估。不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增进贸易投资方便化,改良外债管理,支撑“走出去”战略。严格打击外汇违法违规行动。加强跨境资金均衡管理和风险防备。保护金融系统稳健运行。强化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监测评估。密切监测交叉性金融工具风险。配合监管部门处理非法集资事件。金融部门评估计划(FSAP)工作正式启动。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加快推动。
银行间市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断进步。健全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管理、托管结算制度,完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制度,全面推广商业汇票转贴现制度。推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稳步扩大发债主体范畴。持续发展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开展中小非金融企业聚集票据发行试点。全年累计发行金融债券14758亿元、短期融资券4627亿元,中期票据6950亿元。研究断定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实行计划。
金融对外交换与合作进一步扩大。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提出改革国际货币系统和国际金融监管系统的政策主意。积极摸索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中的话语权。推动基金组织发行票据,增发特别提款权。正式参加金融稳固理事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全球金融系统委员会等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积极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英高层财金对话、中欧央行工作组对话、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等多项重大机制化运动。顺应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需求,签订多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正式参加泛美开发银行并进入本质合作阶段。全面深化东亚及太平洋(601099,股吧)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合作,推动构建东亚地区金融稳固安全网。清迈倡议多边化取得重大进展。香港国民币业务发展稳步推动,澳门国民币业务试点范畴适当扩大。进一步推动两岸金融合作。跨境贸易国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自2009年7月初正式启动以来进展顺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