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与贸易相关的人民币跨境投融资试点。在国家批准的地区推进人民币跨境投资;在其他地区继续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个案试点跨境项目融资和跨境直接投资等其他人民币业务。支持银行为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跨境直接投资项目提供相应的人民币结算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中资金融机构向海外发展,为人民币跨境业务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探索发展人民币境外业务。香港具有较成熟的金融体系,市场法制、监管比较完备,与大陆经贸关系密切,在区域经济联系和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优势。目前,香港是人民币结算境外主要接受地区,自试点开始以来占比一直在50%以上。支持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逐步扩大人民币业务范围,支持香港银行对非居民提供更多的人民币金融服务,完善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资金清算机制,充分发挥香港作为人民币跨境业务的重要平台的作用。
稳步有序开展境外人民币回流投资。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发展进程相适应,与我国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实现人民币可兑换相适应,逐步有序地允许符合条件的国外央行和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在一定额度内将其持有的人民币投资境内债券等金融市场,满足必要的投资保值需求。
做实双边和多边货币合作。进一步拓宽与有关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双边货币合作,支持本币在贸易投资中的使用,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投资。在区域货币合作中,应发挥本地区货币的作用,逐步增加使用本地区货币的比重,促进区域金融稳定。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应增加SDR货币的组成,体现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构建更加平衡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
夯实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基础
人民币跨境业务的扩大对宏观经济管理能力的要求更高了。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的变化与国内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等相互影响和作用,要求提高宏观经济管理和政策有效性、灵活性和协调性。人民币跨境业务的拓展必须以稳健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为根本基础。一国的经济实力是该国货币成长为国际货币的基本条件。为此,必须保持宏观经济的健康成长,避免大起大落,努力保持国内财政的稳健性,完善金融调控机制,不断增强货币政策的公信力,增强对人民币的信心。
人民币跨境业务的扩大对金融服务水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要求更高了。以贸易和投资为基础形成的货币计价、结算、交易和支付等都离不开银行服务,银行要能提高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要能提供高效和便利的服务。因此需要加快完善金融体系,加强公司治理,改善金融服务,为人民币跨境业务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人民币跨境业务的扩大对我国金融市场深度、广度和开放度的要求更高了。人民币要“走出去”,被广泛接受,就要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发达的二级市场来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丰富的投资选择和投资场所,以更好地满足境外人民币持有所产生的多样化资产配置的需要。产品要更加丰富,市场运行的效率要更高,市场制度建设要更加完善,市场的监管也要更加有效。因此要逐步有序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加快建立相对发达成熟的市场体系,有一套较为规范完善的监管体制提供制度保障,包括分工明确的金融监管机制、较完善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等。
人民币跨境业务的扩大对防范和管理风险的要求更高了。人民币跨境流动整体上能够降低货币错配的风险,由于减少了汇兑环节的限制,资金流动也就相应便利。这就要求我们在发挥其积极正向作用的同时,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测和交易合法性的约束与监管。要认真总结汲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参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在加强常规金融监管的同时,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及时识别、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等。
人民币跨境业务的扩大对加强国际协调与沟通的要求更高了。人民币跨境业务开始主要在周边地区和国家,将来会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应注重发挥我国在区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逐渐扩大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流通,充分发挥香港等地优势,使人民币逐步取得与我国经济规模相匹配的国际地位。这就需要与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等保持密切沟通,既要就金融业务进行合作交流,也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加强和全球特别是区域的经济金融合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