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目前村镇银行能享受的优惠政策主要是财政部规定的对上年末存贷比高于50%的村镇银行,按其上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补贴,但补贴期限仅为2009年至2011年。另外,由于村镇银行不能加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再贴现、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也无法使用。
期待填补农村金融“短板”
朱海荣说,当前村镇银行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症结所在,构成了农村金融的“短板”。及时填补这些“短板”不仅有利于促进村镇银行发展,也有利于营造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朱海荣说,由于村镇银行是新生事物,通存通兑、转账结算功能不健全,因此缺乏必要的社会认同,很多群众误认为是“贷款银行”或私人银行,不愿意甚至不敢贸然去存款。如果国家能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解除老百姓存钱的后顾之忧,无疑有助于提升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
岳建中说,村镇银行自身及其服务的客户都是弱势群体,因此建立健全支农支小风险补偿基金格外迫切。当前村镇银行90%以上的客户都是微小企业和农户,经营成本高,贷款利率低,平均比基准利率上浮仅20%-30%,比多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要低。如此低利、高成本的经营方式要延续下去,必须由地方政府按支农支小余额的一定比例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此外,一些有条件的村镇银行所在地地方政府还可以在经营场地、费用补助、财政性存款等方面提供进一步支持,建立地方奖励基金,对支农扶贫成绩显著、贡献较大的村镇银行进行一定比例的物质奖励,以鼓励村镇银行加大“三农”资金投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