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可能是价值投资者最为纠结的一年:从年初开始盼望的题材股炒作向蓝筹演变的风格转换行情迟迟未现,二者的估值差异越来越大。今年以来,中小板综指大涨18.97%,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逾34个百分点。
当赚钱效应持续刺激新的买家入场时,以中小板牛市为主线的结构性行情会不会继续升温,还是在政策面的打压下戛然而止呢?

- 黄光裕狱中公开信告诫年轻人守法黑龙江千亿铁矿贱卖三亿涉违规全国200多名飞行员资历造假 陈光标:死后全捐50余亿财产盘点中国十大富豪家族史(组图)[微博] 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是悲剧
- 江苏常熟“第一美女老板”欠6亿跑路 或超吴英
- 济宁“十二五”将培育10家循环经济样板企业
- 9月23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
- 兴业投资:风险厌恶情绪泛滥 美元再度大涨
- 恒指收跌4.85% 失守万八点大关
- 元富证券:短期反弹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 利比亚冲突升级 油价周二大涨8.6%创28月新高
- 创业板减持全解密 累计套现金额达54.1亿
中小板:缘何频现牛股
眼下,沪综指仍在半年线下挣扎,中小板综指已是连创历史新高,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反转行情:从2008年10月28至上周五收盘,累计上涨2.44倍,沪综指同期涨幅不过为59.5%。
每一轮大牛市,离不开大牛股的示范效应。数据显示,从2008年10月28日以来,两市累计涨幅超过8倍的股票有21只,其中,有9只来自中小板。
在诸多顶级牛股中,成飞集成以15.9倍的涨幅夺魁。其拟定向增发10.2亿元增资中航锂电的公告,无疑是游资热炒的最大理由。类似成飞集成的赚钱效应,刺激了热钱继续前往中小板“寻宝”。不过,对中小板暴涨现象,中金公司分析师郦彬和曾令波认为,主要归咎于流动性的充裕,以及相对而言大盘股的吸引力不够。
结构性牛市出现的投资逻辑,在于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市场预期。上周,监管部门继续强调房市调控不放松,地产股无奈下行。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产业结构调整和指导目录》已完成,新能源行业借机暴涨。
由于对政策预期的不同,“深强沪弱”格局成为今年以来的市场主基调。至上周,则有进入高潮的意味。上周,中小板综指、深成指和沪综指涨幅分别为5.06%、3.92%和1.71%。对此,新时代证券分析师刘光桓认为,深市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兴产业公司众多,半年报业绩显示成长性较出众,分红送股能力强,流通市值小,再加上受政策利好消息刺激,市场表现相当抢眼。
类似中小股的泡沫,在美国股市亦同样出现。美国罗素2000小型股指数上周上涨4.31%,连续三周走高,表现远强于标普500指数。另外,在过去30 年的投资历史中,首度出现在小盘股估值较高的情况下,仍跑赢大盘股约6 个百分点。
均值回归迟迟未出现
今年年初,蓝筹股和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差异较大,信奉均值回归理论的不少机构投资者预计,在一季度资金宽松和企业利润大增的背景下,蓝筹启动时机到来。
可是,从去年8月初摸高3478点之后,沪综指估值一直落后于中小板,且这一走势至今未改变。2008年10月底,中小板和沪市A股估值差异最低,二者的静态市盈率分别为18.62倍和20倍,在2008年7月底分别为33.78倍和20.93倍,上周五则分别为51.56倍和19.98倍。
按照金融行为学理论,当价格偏离价值太远时,市场最终会自我纠正,未来收益将向历史均值回归,典型的单一多头市场不会维持太久。一些价值投资者上半年因此坚守金融和地产股。可是,权重股的持续下跌,成为上半年基金整体大幅亏损4465.47亿的主因。对此,中信证券的观点是,投资者的误区在于,关注上市公司过去的辉煌,偏爱过去的业绩表现,而忽视未来的业绩变化。
同时,按照赌徒谬误理论,在猜硬币游戏中,多数人在连续猜中五次正面后,会选择反面,这在股市里表现为机构更容易做出行情反转的判断。典型例证是,同威资产总裁、阳光私募基金经理李弛,在4月30日称“与金融股相拥入梦”,但是,深证金融指数从那天起至今仍跌去二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