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放开险资对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产业基金、不动产的投资,提高债权投资计划的投资比例,这些投资渠道受利率的涨跌影响较小,也不受股市涨跌的波动影响,而且投资期限较长,更符合保险资金安全长期的投资要求。
“新政除了会影响保险公司现有业务结构的调整,根据投资不动产的投资期限,调整保单平均的期限之外,平安和太保也是受影响较大的两个企业。”宋健告诉《英才》记者。
保险资金运用新政将可能显著改变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同时对A股市场、房地产市场、其他基础设施投资产生影响。之前保险资金运用以固定收益类品种为主,保险机构股票资产净值增长率好于上证指数,债券投资收益率高于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
新政中扩大股权投资比例5%,有利于保险公司灵活配置,在牛市中取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目前加息预期有所弱化,收益率曲线趋扁平,不利于保险资金在债券市场中取得较高收益,加上目前阶段,股市风险得到一定释放,扩大险资入市比例时机得宜。
保险公司前期权益类投资(股票、基金)比例一直较低,保持10%左右,在6月已经逐渐加仓,普遍低于15%+5%的上限。提升权益类投资比例,保险公司虽然不能普遍达到投资上限,但有10%的股票投资提升空间。宋健表示,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之前债券投资比例较高,通过比例调整,提高股票及股票型基金投资比例,对投资收益影响最大。
险资为何青睐银行股?
在社保基金带头增仓之时,保险资金把抄底的对象瞄准了银行股。从保险资金积极买入的股票中,银行股成为了主要的配置对象。银行股为何独受险资偏爱?伴随着《办法》颁布而开闸的4000亿险资,新一轮的投资机会有哪些?
“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进一步放开,保险资金的利率敏感性资产投资比例降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受利率涨跌的限制减弱,相对于负债成本,将更能获得相对稳定高效的投资收益,对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和利润构成将有更多的正面贡献。”冯志远表示,保险股的业绩将会有较好的表现,因此,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以及控股保险公司的天茂集团,都有比较好的机会。
虽然看好保险股,但他也表示,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向来对市场的敏感程度超越一般的机构投资者,同时对政策的预判也存在明显的超前,自2319点以来社保和保险资金确实在持续加仓A股和申购基金,但投资者也要知道一般投资者获取这类信息在时间上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要跟随保险资金的进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对于保险公司为何偏爱银行股,宋健认为主要是因为目前银行股估值低,安全边际较高,有较好收益预期,符合保险资金投资需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