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全球最大的IPO,农行能否顺利发行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其实农行的IPO本来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这属于国家战略的范畴,是必定要推行的,不断定的只是最终的发行价。但无论价高价低,发行上市的大局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但,偏偏有很多杞人忧天者,老是担心农行发不出去,于是频频猜测有神秘资金在护盘。哪天银行股偶尔集体走强,坊间必定传闻汇金公司出手增持。可是直到现在,也没看到汇金公司出手。于是好事者又退而求其次,一厢甘心肠把汇金公司承诺按持股比例以现金全额参与建行配股等消息看成是为农行IPO保驾护航的表态。
推荐浏览
- 广州今年首批限价房开卖遭抢光 谢国忠:世界经济开端二次探底 民航中南局局长刘亚军卧轨自杀股市造富二代 4名80后变亿万富翁 世界杯30大最美貌球星太太(组图) [微博]郎咸平的书有大问题
- 奇虎360、人人网、PPS被曝上半年赴美IPO
- 香港今年前8个月IPO集资额按年大增4.35倍
- 北汽IPO引爆首钢 领钢铁板块大涨
- 锦州银行通过上报招股书议案 IPO或将启动
- 农行“脱鞋”:全球最大IPO背后护盘存疑
- 光大IPO冲击资金面 大盘一周抽血160亿
- 山西证券IPO折戟:与农行8000万诉讼悬而未决
- 赣锋锂业10日深交所IPO 中比基金等有望退出
为了能让农行发行价高一点,就不惜动用国库资金去把持股市,这种猜测不是太荒谬了吗?如果必定要说有人在为农行IPO保驾护航,那这保驾护航者不是别人,恰恰是那些基于这种猜测而试图从中博取交易性机会的投机者。
汇金增持,既无必要也无条件
三大国有控股银行上市后,汇金公司曾经在二级市场有过增持行动,但买进数量极少,属于象征性增持。就资金的应用效率来说,汇金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增持是不成功的,由于三大国有控股银行几年来的股价基础上一直在原地踏步,因此增持部分几乎谈不上什么投资回报,这也是汇金公司二级市场增持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
另外,需要汇金公司大手笔投资的处所有很多,比如最近纷纷启动的三大国有控股银行再融资。建行的配股汇金公司就必须也应当参与,一来是因为配股价要大大低于市价,不参与配股就会遭遇除权丧失,这远比在二级市场增持来得划算;二来也有利于保护自己和建行的市场形象,控股股东不参与配股,很容易让人对再融资银行产生圈钱的质疑。而中行(601988,股吧)的400亿元可转债配售时,因为不请求控股股东必须参与,汇金公司也就毫不含混地放弃了,原因也很简略,因为汇金公司的资金也是有限的,何况汇金公司下一步还要参与工行(601398,股吧)和中行H股的再融资。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还指望汇金公司在二级市场增持三大国有控股银行来为农行IPO保驾护航,是不是太一厢甘心了?如果汇金公司真要支撑农行IPO,还不如干脆作为基础投资者再买进一部分新股,或者万一农行破发后再在二级市场进行增持,这倒更现实一点。
神秘资金恰是普通投资者
大家心里都知道农行IPO是必定能够发得出去的,却又认为有关方面非常担心发行价会太低,所以要把持市场拉升大盘,以便让农行能高价发行,这真是咸吃萝卜淡费心。像农行这样的超级航母,发行价从2元到4元都是管理层能够接收的,不可能为了发行价高一点而冒着宏大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去把持市场。事实也表明,农行的发行价不会低,农行A股IPO初步询价已于23日结束,机构报价中枢达到2.70元,认购股数超过700亿股,认购倍数已高达16倍,询价的价格广泛在1.6倍PB以上。而农行高管也信心满满地表现,只要换手率低于50%,农行就可以保证股票不跌破发行价。
农行H股承销商供给的信息显示,农行此前已与11家机构投资者签订投资协议,认购金额共计54.5亿美元。农行将按照各家机构投资者的认购范围,待发行价格断定后,配给相应股份。若以每股3港元的发行价初步盘算,农行向H股机构投资者共发行724.23亿港元,合93.14亿美元,目前已募集或承诺募集大半。
显而易见,农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谓有神秘资金护盘力保农行IPO,实在是一种臆想。如果在此基础上大家都想博取二级市场的交易性机会,自然会导致银行股的某种躁动。为什么在银行股集体躁动的时候,带头涨停的是实际流通盘相对较小的中信银行(601998,股吧),而处于风口浪尖的三大国有控股银行却表现平平?这就更加充分地证明,真正为农行IPO保驾护航的正是想象力丰富的二级市场游资和普通投资者,可他们却真心盼望这是莫须有的神秘资金所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