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四位投资人向记者讲述追讨过程。 深圳商报记者 黄青山 实习生 何可人 摄
这些就是黄先生76岁的母亲当年买下的所谓“原始股”。
推荐浏览
惊艳古典美 上世纪欧美广告中的经典女郎(组图) 胡锦涛:刺激退出需审慎
- 薄熙来:改良民生不只是吃红烧肉美未承认保全两房债券 套牢债主意维迎:政府救市手太狠 拉老虎尾盐业系统腐败内情:情妇小弟俱全南京2楼盘狂销8成 千万豪宅售出[微博]房产业颁奖典礼上震惊一幕
- 蒙牛乳业涨11.19% 工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 手续费下降黄牛党的买卖不好做了
- 基金拼首发撑门面 银行经理都劝客户赎老买新
- 黄德几:美沽短买长债作用成疑 港股熊市已来临
- 基金从业人员将可买卖股票
- 银价波动幅度堪比黄金 提醒风险大购买需谨慎
- 北京曲线房贷大门未关 房产抵押贷款买二套房
- 7月我国净买入5830亿日元日本证券
珠海原始股问题近年一直是金湾区政府网上投诉的热门。
“这些原始股交给你了,我恐怕等不到兑现的日子了。”76岁的罗二招老太太疾病缠身,每天躺在床上叹息。这是她最近常常要对儿子黄先生重复的话。昨天深圳福田市民黄先生拿着母亲名下的一叠所谓原始股,向记者讲述了二十年前起源于珠海的一个“借水还油”的神话和受害者漫长的煎熬。
黄先生向记者呈上了母亲罗二招1992年6月购置的所谓“原始股”。票面上写着:珠海经济特区西部华侨住宅建设公司1992年度第二期住宅建设集资券托管单,共有5张,总金额共10万元,托管期十年。在最初三年还得到了利息,此后就没有任何回报。近几年黄先生多次到原公司交涉无果,而公司周边的内情人士则游说,可以按10兑1元的比例收购他母亲的债券。
“借你一杯水,还你一桶油”
记者向深圳多位投资人懂得到这批“原始股”的来龙去脉,并查阅当年珠海特区报和深圳商报等媒体报道得到了证实。珠海西部华侨住宅建设公司在1991年、1992年两年向社会公开发行了两期集资券,共集资4.8亿元国民币。集资公告写着,由珠海经济特区三灶管理区(现成为金湾区)担保,并加盖了三灶管理区政府印章。集资券背面“注意事项”中标明:“期限五年,履行保本保息,赢利分红,年息8%,分红利7%,每年计提一次”等等。而且当时还盛传该公司正筹备上市,上市后这些债券将主动转化为原始股。
黄先生说,当时是原始股火热的年份,深圳许多居民都提着大包小包的现款到珠海买西部华侨住宅的“原始股”。黄先生的母亲是家庭主妇,拿出家中多年积蓄,还有亲友借款,奔赴珠海买了面值15万元的集资券。
黄先生回想起当时陪母亲到珠海申购的情景。珠海三灶区的街面到处悬挂着“今天借你一杯水,明天还你一桶油”的横幅标语。公告号召各阶层人士购集资券,声援珠海建设。投资者涉及深圳、广州和珠三角地区,人数以近十万计,当时珠海的公务员人人都得买。据当年参与发行债券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在政府担保的效应带动下,珠海其他企业纷纷效仿,发行了多个集资券或原始股,保守估计集资额达20亿。
据知情人介绍,如今集资券已超过兑现期十余年,仍有40%没有归还,成为涉及人数多金额大的一场诚信危机。原始股危机使数以千计的家庭跌入投资巨亏和精力苦楚。经历了二十年的等候和煎熬,相当多的投资者从黑发人熬成了白发人,更有不少高龄投资者则带着宏大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原始股”受害者深圳最多
像黄先生母亲这样的受害者为数众多。昨天又有三位受害者和黄先生结伴来到记者办公室,讲述他们的辛酸经历。62岁的顾先生18年前是深圳一家团体办公室主任,他回想说自己代表公司同事前后三次前往珠海,购置了上百万集资券。第三次还因为现金数量宏大,派出所派出民警陪伴前往。顾先生的朋友赖律师个人购置了15万集资券,昨天也委托他向记者申述。当年在广东信托投资公司工作的罗大姐如今已经退休,她本人购置了西部华侨4万元集资券,而她经手帮同事购置的债券总数在200万元以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