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局:截至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4432.36亿美元
中新网7月2日电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2日就外汇储备适度范围的问题表现,中国不寻求大范围的外汇储备,“重要的问题”是“外汇资产大多集中在政府手中”,中国鼓励民间持有及投资外汇,实现“藏汇于民”。
外管局今日称,外汇储备不是越多越好,中国不寻求大范围外储,亦不寻求国际收支的长期顺差,中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多年保持顺差,外储增加是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客观成果,反应了当前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固增加的阶段特点。
推荐浏览
- 夏斌建言温家宝咬牙挺过回落期民航窝案轮廓初现 南航已9人涉案高盛:十年内中国将有两大突破陈九霖:高盛2次建议致中航油巨亏史上最强悍的间谍工具大盘点(图)[微博]梅新育:间谍风波透4点内情
- 渤海溢油民间索赔人数增至500人 政府信息迟迟未公开
- 济宁鼓励院企合建工作站 9家院士工作站获72万元资金
- 十二五全面改革资源税 更多鼓励性政策促减排
- 方星海称上海鼓励国际招标用人民币结算
- 民间股神杨百万:3个月后见底 我会公开买股
- 温州民间借贷资金范围大幅增加 经济回暖是主因
- 外汇管理局鼓励民间持有及投资外汇
- 浙江民间资金转向 5月金银珠宝零售额增幅62.2%
就中国保持必定范围外储的目标,外管局说明说,中国事一个发展中大国,即使按照传统的适度范围指标衡量,也需要保持必定范围的外汇储备。充分的外汇储备是信心的保证。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就充分证明,充分的外汇储备提升了中国应对危机的才能。
事实上,官方数据显示,2009年末中国对外金融资产3.46万亿美元,远低于欧美等国。
外管局坦承,“当前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的“外汇资产大多集中在政府手中,民间外汇资金蓄水池有限”。中国官方的外汇储备占全部对外资产的三分之二,而日本的这一比例仅约为六分之一。
外管局称,中国鼓励企业和老百姓持有和投资外汇,实现财富币种的多元化,实现“藏汇于民”。这需要一个过程,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收入的进步,企业大众持有和投资外汇,可缓解外汇集中于国家的压力。
市场有关中国外储投资的传闻不绝于耳,就是否详尽披露外储投资信息的问题,外管局称,外储投资信息披露“必须慎重,不能操之过急”。中国外汇储备范围很大,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举足轻重,披露具体投资情况,可能引发市场动荡,亦可能影响中国的投资运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