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松林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26日在 2010陆家嘴论坛上表现,中国证监会正在与国家外管局共同研究在香港发行国民币股票基金的可行性,研究在QFII框架下在境外上市A股指数ETF产品。
姚刚表现,证监会将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发展的需求,抓住机会应对挑衅,在保持以我为主、循序渐进、安全可控的原则下,坚定不移地持续扩大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进一步进步对外开放的程度和质量,利用好两个市场的资源,以开放促发展。
持续支撑境内的基金、期货公司走出去,支撑其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施展自身专长,开展跨境和境外业务,在竞争中逐步进步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支撑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或者境内外同时上市,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证监会将根据这些年来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修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和章程必备条款等。
推出新的跨境产品,逐步拓宽跨境投资的渠道。过去资本市场通过QDII制度,在解决境内居民应用外汇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但是品种还比较单一,还需要开辟QDII制度以外的渠道。中国证监会正在与国家外管局共同研究在香港发行国民币股票基金的可行性,研究在QFII框架下在境外上市A股指数ETF产品。
关于备受关注的国际板问题,姚刚表现,国际板是一项全新工作,现有法律法规对此没有完整笼罩,其中涉及一些重大的法律问题。比如在境外注册的公司是否要受中国公司法的束缚,实用国内的还是国际的会计准则,如何落实投资者保护和跨境监管?姚刚流露,证监会正会同有关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摸索国际板的制度安排,包含法律层面的和监管层面的制度安排,拟定有关管理措施和配套的规矩。他表现,只能说这项工作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很难说正式推出国际板的具体时间表是什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