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还能走多远?
在一年的缓冲期限下,是第三方支付不得不面临的大洗牌。特别是对绝大部分范围较小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而言,“重要出资人必须持续盈利2年以上”的规定将给它们带来致命的打击。
在“灰色地带”徘徊了十年的第三方支付,将迎来一场远景不容乐观的洗牌。
推荐浏览
- 温家宝带队调研 称两难问题增多打工皇帝唐骏被指经历多处造假李嘉诚逆势圈地:追踪香港模式组图:中国新兵器让F-35不再强盛组图:性感内衣一姐为C罗产下男婴[微博]中国制作红遍世界杯的背后
- 调控之下开发商步步惊心 银根收紧市场博弈加深
- 商务部希望打造超级零售航母 15家企业入围
- “超级网银”催动超级机会 信息安全类股先受益
- 超级网银功能申请繁琐 用户未感受到超级体验
- 超级网银收费低于预期 个人客户暂不能办理业务
- 央行超级网银正式上线 需过安全便捷两道关
- 超级网银申请跨行查询功能顺利 签约流程一日一变
- 超级网银转账花钱一点没少 收费标准或水涨船高
6月21日,中国国民银行正式颁布了将于今年9月1日开端施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措施》(下文简称《措施》)。该措施对非金融企业的支付业务履行严格的准入制度,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在《措施》实行之日起1年内持有“准入证”——《支付业务允许证》,才干够持续从事支付业务。未经央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
对于市场广泛关心的准入门槛也并不低:注册资金最低3000万元实缴货币资本,出资人持续2年盈利,有5名以上熟悉支付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有符合请求的反洗钱措施,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行违法犯法运动或为违法犯法运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分等,逾期未取得的,不得持续从事支付业务。这意味着,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等第三方支付企业,必须在一年缓冲期内经过央行审批、取得相干牌照后,才可持续支付业务。
和互联网行业中的其它牌照一样,《支付业务允许证》的出台将成为这一行业分水岭,那些不合格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将会就此出局。特别是对绝大部分范围较小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而言,“重要出资人必须持续盈利2年以上”的规定将给它们带来致命的打击。
“目前八成以上第三方支付企业丧失申请牌照资格。”甚至有业界人士如此悲观地预计。
快钱出局?几家欢乐几家忧。
《措施》实行的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标记着央行认可了非金融支付机构的行业地位,并将其纳入监管范畴。然而,一些可能触碰到行业“高压线”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却因此遭遇质疑。
6月19日,也就是央行管理措施发布的两天前,公安部官网通报,在苏州侦破的“乐天堂”开设赌场案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钱”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梅某因涉案被逮捕。经查,梅某与境外赌博团体勾结,协助境外赌博团体洗钱30余亿元,为“快钱”公司牟利1710余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有此“不良记录”将为业内排名前五的快钱的牌照申请带来负面影响。不过“快钱”显然不筹备就此放弃。该公司在给媒体的回应中称,在此事件中所指涉案员工并非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而且快钱与商户所签订的合作均属于正规业务范畴。但商户却采用恶意隐瞒手段,在正规业务的保护下,从事非法交易。同时快钱也将根据央行的相干管理规定,积极申请《支付业务允许证》。
无论成果如何,一个无法疏忽的事实是:作为游离在银行支付结算系统之外的第三方支付就如同双面的硬币,一面为网民打开了方便之门,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宏大的事迹,而另一面则是宏大金额所带来的金融管制风险。
从1999年萌芽到现在,第三方支付行业已经走过整整10年的快速发展。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范围接近6000亿元,并在两年内有望突破万亿。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估计,这些资金至少有数百亿元国民币。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则存在资金安全隐患,金融风险难以把持,比如一些企业可能“卷包就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