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6月30日讯 4月16日,中国的股指期货终于在万众注视之中上市交易,仅仅两个半月的时间,期指每天的单边成交额已经稳固在2000亿元左右,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中一支举足轻重的新贵力量。
上市初期 投资者新鲜试水
股指期货甫一上市,即收获众多眼球,但开户数当时不足万户,颇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嫌。大部分投资者在期指正式交易首日多是试水尝鲜为主,交投也仅为1手或者数手。
不过期指上市首日成交额超过600亿元,虽然与当时两市日成交额约2000亿元相比仍有较大距离,但此前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心得以解除,期货公司则喜出望外,茂盛的交投情况将给其带来丰富的手续费收益。
期现差距大 投机套利盘猖狂
由于上市初期期指合约期现差距较大,主力5月合约的升水保持在40点以上,很快投资者就发明了其中套利空间可观,成交额也开端成倍放大。
5月7日期指日成交额首度突破2000亿元,也首度超过沪市两市成交总额;5月19日,期指日成交额首度突破3000亿元;6月1日期指日成交额达到创纪录的3631.72亿元,超过当日A股市场成交额的1.3倍。
西南证券王大力指出,目前从月成交量来看,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程度,已经达到了韩国股指期货市场2002年的程度或者台湾期货市场2004年的程度,而当时韩国和台湾股指期货市场均已发展了6年。
他表现,期指交投活泼但持仓程度较低,阐明投机交易占比较大,套期保值交易与套利交易成分就小,而成熟发达的期货市场的情况恰恰相反。他认为这与当前市场参与投资者结构具有必定的关系,目前期指市场以散户为主,而以套保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尚未大范围进入股指期货市场,造成了目前的局面。
严正警示投机 交投渐趋理性
针对套利盘猖狂的情况,中金所6月初召集期货公司开会,研究对“过度交易”行动进行克制。有传言称中金所拟对“过度交易”的投资者在手续费、保证金、开仓量等方面进行限制,但至今中金所并未正式出台任何本质性的规范措施。
不过自那以后,市场投机气氛确实明显缓和。尽管有股指持续下行,期现套利空间缩小的客观因素,但机构投资者的逐渐入场也起到了稳固作用。
长城伟业的刘超表现,在当前已经开户的3.5万户投资者中,法人机构投资者占全部开户数的3.2%,占总成交量的1%。“机构投资者是做套保的,不会频繁交易。”刘超表现,“所以占成交量比例不大,但其持仓占比还是较高的。”
据长城伟业的统计,目股指期货各合约的总持仓量保持在单边2.5万手附近,双边持仓保证金稳固在75亿元左右,而成交量经过前期的一路上行后近期有所降温,成交持仓比已经从前期的20回落到近期的10高低。
目前中国证监会已经发布了券商和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交易指引,财政部在5月26日表现,将在审慎监管的基础上,容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股指期货产品,这都表现股指期货初期炒作火爆的散户时代正在逐渐远去,稳健为主机构时代正在越来越近。
王大力认为,在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未来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参与者必定是多元化的,也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在机构投资者为主的交易时代,股指期货市场将回归套期保值与套利两大基本功效,持仓程度也将随着市场的成熟而逐步进步。
股指期货运行两个半月以来,单边总成交额高达10.57万亿元,累计成交手数也超过1200万手。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数据,股指期货的成交额已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额的三分之一强。
“全球范畴内股指期货合约成交量已占全部金融衍生品比重近四成,且未来有望持续提升。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后在广度与深度皆存在极大拓展空间。”王大力信任,他预计“五年内股指期货交易量会浮现爆发式增加,十年内将形成较为完备的包含股指期货在内的金融衍生品市场。” (全景网/雷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