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事情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政府对衰退的人为干涉势必呈现,效率低下的企业退出过程因此延伸,资金流向技巧创新的意愿下降。典范的例证是,美联储在上世纪70和80年代的货币压缩政策,为网络经济茁壮成长发明了土壤,而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后一波又一波的救市政策,则让产业结构调剂难以彻底进行,经济陷入锯齿状的增加型衰退中。
推荐浏览
- 西部地区有望成牛股摇篮任志强已成地产界悲情符号京东方百亿融资计划漏洞百出中国城市雷人口号频出李小鹏今日京城摆婚宴(图)[微博]郎咸平:中美汇率风波本相
- 中国高速传动涨4.06% 花旗维持持有评级
- 中国男子跆拳道瞄准最后机会 李来刘哮波重装出击
- 私募基金经理:中小市值股票今年仍有机会
- 中国持有“两房”债券并非高枕无忧
- 华安创新基金经理:寻找转型期成长机会
- “超级网银”催动超级机会 信息安全类股先受益
- 白衣骑士隐现国美争夺战 复星称目前不愿趟浑水
- 周期性行业获青睐 上证周期ETF现双重套利机会
从国际上看,在A股市场因为调结构而低迷之时,那些同样有经济转型压力的国家,股市却在历史高位徘徊,这也显示了A股机构可能呈现了集体误判。那些受益于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对资源的需求,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智利等资源国的股市现在均高于2007年的高点,而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国也接近于持平。如果中国经济真的因为转型而呈现速冻,对那些配置新兴市场的股票型基金来说,委内瑞拉等资源国的股市将是最佳做空对象。但这一预期并不必定实现。
按照IMF对全球经济增加速度的最新预测,今年和明年分辨为4.6%和4.3%,和4月份的预测相比,对今年的预测上升0.45个百分点,对明年的预测则保持不变。
如果4.6%的增速能够实现,那将是全球经济自2007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在如此宏观背景下,谈论中国经济的大衰退,未免过于悲观。
公募基金陷入囚徒困境
从企业盈利角度梳理本轮下跌的宏观逻辑,乍一看是担心经济结构调剂导致中长期增速放缓,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担心货币压缩促成资产负债表式衰退,让银行和地产的中长期盈利预测恶化。
按照这一逻辑,周期性股票盈利将断定转差;而那些受益于产业政策扶持的新兴产业股票因热钱追捧而呈现估值高溢价,但在全球经济结构转型和财政政策压缩的复杂背景下,这一高估值兑现存在较大的不断定性。这样,“新”、“老”行业的股票都预期不佳,最终令机构持股意愿大降。
宏观远景不明朗导致的主动性减仓,和赔钱效应、基民赎回等因素影响下的被动性减仓相叠加,使得公募基金抱团取暖策略破功,囚徒困境呈现。
按照渤海证券的基金模仿仓位数据,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持股仓位从去年8月的88%左右,降至上周五的72.94%(对应沪综指收盘点位为2382.9点),这一数据在去年3月31日72.92%(对应沪综指收盘点位为2373.21点)几乎雷同。这显示机构做空正是市场下跌的主因。
从政策面来看,高层确定无意看到股市的极度悲观最终影响到经济层面,因此,股市资金面的水龙头可能于近期放松。像汇金开端介入国有银行的融资打算、新基金公司在时隔近两年后获批、新股发行下周呈现空档等措施相继呈现,其后必有政策背景。
投资永远源自于对未来的信心。悲观者看到的是阴霾满天,乐观者则关注乌云镶的阳光金边。虽然经济周期常常因为政策周期而大幅摇摆,但宏观调控的逆周期性质,决定了其在市场恐慌时确定又要施之援手,不会任其陷入绝境。面对2319点的低位,如果不是中国经济崩溃论的信奉者,中期持有的机会已呈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