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601998,股吧)继4月底发布发卡量突破一千万张之后,7月2日,在深圳发布,正式推呈现场发卡服务,将发卡时间压缩至92秒,创下了中国信用卡发行最快纪录,也标记着中国信用卡行业进入了秒时代。
央行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21.69亿张,同比增加14.9%;而第一季度,期末应偿信贷总额2485.83亿元,同比增加49.9%。
推荐浏览
- 西部地区有望成牛股摇篮任志强已成地产界悲情符号京东方百亿融资计划漏洞百出中国城市雷人口号频出李小鹏今日京城摆婚宴(图)[微博]郎咸平:中美汇率风波本相
- 农产品流通困局求解:中间商收取过高费用待压缩
- 杜双华或携200亿现金退出日钢 交割时间表出炉
- 郭田勇:ATM跨行手续费应随时间延续而下降
- 港交所拟调剂开盘时间 与内地同步
- 两市半日压缩量小阳 权重板块提振
- 人保财险总裁:巨灾险推出尚无时间表
- 中海货币基金首发9天时间内募集近30亿
- 华泰联合:经济压缩过快 债市升势可期
信用卡讹诈的数量也随着信用卡发放数量一路飙升,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疑问轮流考问着银行和持卡人,信用卡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信用风险。
92秒发卡可行吗?
据懂得,中信银行“92秒”信用卡采用现场发卡模式,初审、录入质检、主动审批、现场制卡四个环节都浓缩在短短92秒里,对于风险把持方面,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陈劲表现,中信银行整合了多个征信渠道,其中以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为主,对申请人资质和信用状态进行主动甄别。
92秒时间内是否真的能够做好个人信用的甄别,某商业银行人士感到还是过于匆促,“速度固然惊人,但是不知道这个92秒出卡,是营销噱头还是标准化流程,录入和打字都需要时间,个人信用纪录剩的时间可想而知,能否把好个人信用风险这一关值得质疑,但是我没有体验过,很难断定。”
对此持张望态度的并非仅有银行内部人士,“办卡流程就是要害,如果事先通过网上或柜台提交了申请,那么复核的材料中,申请人供给的相应材料,比如缴纳社保、人行记录的真实性是怎样来核查和保证的?”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分析师谈道,假设所有材料都是真实的,仅仅是当面核对一下身份证照片和本人是否对应,那样92秒是可以完成的,但全部流程都在92秒内完成值得商议。
面对这些质疑,陈劲表现,对于申请人资质的审核并不会因时间短促而影响审核质量,92秒信用卡评价系统本身就严格性来讲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并且对于没有申请过信用卡或资质不好的申请者,在初审的时候通过率会比较低,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地完成全部审批流程,与传统相比,会投入相当大的成本,比如,摆放在营业厅里的制卡机、专门现场解答问题的人员、还有信用主动甄别系统的研发等,这些让92秒信用卡得以实现。
无独有偶,一个半月之前,2010年6月1日,深圳发展银行在所有深圳地区网点实现即时卡发卡,通过央行征信系统中的信用记录和银行建立的数学风险把持模型,对申请人个人资信进行测评,客户可以在10分钟内知道审批成果并且拿到卡片,最快办卡时间5分40秒。
既然信用卡的办卡时间可以缩短,那么即时办卡在未来是否会成为一个银行之间具有竞争性的服务项目呢?银率网信用卡分析师认为,快速办卡成为行业趋势,这一点很难说,还要看其他国有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的姿势。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分析师则认为,办卡时间长短不是最要害的,办卡效率提升,重要可以增进客户的满意度和管理程度的进步,但如果对办卡者资信把关不严,将对信用卡市场造成冲击。
一位不愿流露姓名的银行业内人士在谈及银行卡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时表现,人们利用各种手段透支个人信用,用趋利性的人性弱点来说明,并非无道理,反过来讲,对于此种难以避免的个体信用风险,银行需要更多的领导和管理,但在各大金融机构通过服务竞争的今天,服务显得比领导和管理更为重要。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西南证券(600369,股吧)高级研究员付立春所说,进步服务效率和避免风险是很难同时兼具的,要害是找到平衡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