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高额收益几乎不可能,零收益情况却很有可能产生,发行这样的理财产品颇有作秀的意味。”李斌表现,投资者如果在购置理财产品的时候,不仔细浏览产品阐明书的收益盘算细则,而仅仅为银行给出的高额收益所吸引,那么最终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丧失自己的时间和金钱。
相关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财经 > 财经新闻 > 理财产品倾销“潜规矩” 高收益成“大忽悠”(2)
理财产品倾销“潜规矩” 高收益成“大忽悠”(2)
时间:2010-07-11 16:40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中报预增股领衔反弹 机构一周抢筹137亿元
下一篇:基金专户参与机构入场 期指气氛投机变保值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