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叫停银信合作产品,应当是为了避免银行借道信托公司规避信贷监管。”一家银行人士坦言,信托理财产品成为银行调剂信贷结构、规避范围限制的手段,已是公开的“机密”。银监会此次再出重拳,在防备风险向银行蔓延的同时,重要还是要限制银行变相发放贷款。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信托行业研究员赵杨表现,去年商业银行共计发售5万多亿元的理财产品,其中有2万多亿元属于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而今年上半年发售的信贷类理财产品,范围已达2.5万亿元左右。其中八成涉及信贷类业务,用来发放信贷或者购置信贷资产。
赵杨表现,银监会此前曾请求银信合作业务范围较大的信托公司把持银信产品范围及发行增速,但是后果并不明显。银监会在6月份曾请求12家信托公司主动压缩银信合作业务的范围,不能超过5月的发行范围,可是6月份的银信合作产品范围仍在冲高。
记者懂得到,监管层叫停银信合作产品,剑指银行借道理财产品发放表外贷款的行动。去年底以来,央行收紧信贷,于是银行大批发售信贷类投资产品,向市场募集资金。有些银行甚至将新增贷款的一大部分通过理财产品移至表外,从而规避监管。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快速扩大,不仅冲淡了监管层货币政策的作用,而且增加了银行系统的风险。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现,对银行来说,银信合作被叫停后,银行少了一条社会募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不过,这剂“猛药”打击最大的,应当是信托公司,他们的一大半信托业务都将因此被“切掉”,冲击不问可知。“信托公司的日子比我们难过多了。”他说。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分析,银信合作业务的风险很高,面临很多问题。此前金融机构将银行贷款转化为信托资金,属于滥用信用。如果不对此加以把持,将会产生更大的问题,这也是银监会此次紧急叫停银信合作业务的基本原因。
理财品种变得“单调”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银信合作业务占其资产范围的“半边天”,被全面叫停后,信托公司能否经得起这般风雨?
赵杨告诉记者,银信合作业务在信托公司所占的资产范围比较大,但是,由于信托公司在银信合作业务中所收的手续费相当低,叫停对其收入影响并不大,长远来看,银信合作也不是其长远发展的一个道路。
某信托公司业务人士也表现,银信合作业务被叫停,受影响的不仅是信托公司,正如平衡木的两端,由于是银行与信托的合作,首先是银行的理财业务受到影响,其次由于信贷腾挪通道被封堵,银行信贷范围将受限制。
“可能将令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品种再度萎缩,收益率也将走低。”工行(601398,股吧)理财师张宇表现,目前,纯粹投资债券和票据市场的产品,1年期产品的收益率难超3%。
“个人投资者也暂时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理财工具。普通个人投资者很难直接购置信托公司发售的信托产品。这些产品的门槛都很高,大多为100万元,而且按认购者的资金量从高到低排序发行,资金量足够大的认购者才干分配到份额。”张宇认为。
由于大市不好,自去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品种变得越来越单调,只有债券和票据型、银信合作型、挂钩型等寥寥可数的几个品种,其中银信合作中的信贷类产品,因为作风相对稳健而收益率又相对较高,成了市场的绝对主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