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消息 7月13日,安永“跨境上市的回想及热门评析”报告会在京举办。期间,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预计,明年上半年推出上海国际板较为可能。他同时流露,逾23家跨国企业表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际板上市。
目前,除中国移动、新浪、阿里巴巴等红筹股盼望归国在国际板上市外,已有超过23家跨国企业向大众,示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际版上市。汇丰、东亚银行也看好中国市场发展。何兆烽分析,国际版上市企业首先是考虑品牌效应,可以协助发展在中国的市场。其次,募集资金时,凸显国民币的流动性,对冲了美元、港币或欧元汇率的风险,从而下降投资中国业务的风险。
推荐浏览
- 四大行坏账:3万亿泡沫藏身GDP中国英利:光伏行业规矩损坏者唐骏:欺骗到所有人是一种才能弘信期货遭逝世亡陷阱 录音曝过程组图:官员外出考核带成群美女[微博]梅新育:社科院没有城调队
- "私募大佬"徐翔被调查 现场图曝光
- 济宁2011年外贸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顺差扩大
- 济宁市2011年第四季度消费投诉三大热点出炉
- 济宁市跨境人民币结算突破百亿大关 涉企73家
- 济宁“一证通”解决异地就医大问题 患者结算便利
- 大耿电气系统(济宁)有限公司投入运营
- 济宁:服务业营业收入增两成 高新区第三产业日益壮大
- 金乡大蒜样本:农产品价格重挫背后
何兆烽认为,跨境上市,相比上海和深圳,香港为首选。因为作为长期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拥有法律法规完善、金融产品齐全、金融人才成熟、监管机制严格等有利条件。至于监管制度的严格会否对企业上市产生顾虑,何兆烽称,对于规范市场而言,利大于弊。同时,加强投资者信心和积极性,以及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有利的。反而是监管不严,会影响上市公司质量,即使上市后,估值低、市场行情也不好。
对于上市地点的选择,何兆烽举例。大型的国企,一般是先H后A,或先A再海外;中型国企,在国内上市就好。在香港或海外上市的民企多考虑客户层面,由客户决定上市地点,比如零售业。像互联网或一些连锁企业如携程选择在美国上市,目标是打开欧美市场。在两地签ECFA之后,一些台资企业选择回台湾上市。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全球重要证券交易所的跨境上市数量稳步上升,其中,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金砖四国)占4个重要证券交易所跨境上市总数的52%(578宗)及融资总额的68%(2480亿美元)。而香港联交所在跨境上市宗数上占首位,有409宗,融资总额达1712亿美元。自2005年以来,香港联交所在跨境上市平均融资额上一直领先。非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联交所进行跨境上市数开端有所增加,2009年,融资总额44.1亿美元,而2010年上半年融资总额就已达到34.2亿美元,因此,安永预计,香港2010全年融资总额会超过2009年融资总额。
何兆烽表现,从IPO融资额就可看出下半年国内经济向好,同时也反应出,中国事金砖四国中经济发展最快的。
凡注明 “和讯网”起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13552934200 接洽;经允许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义务。 相关阅读